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懒人经济”: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图)

2011年10月12日 09:49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平时工作繁忙的白领无暇顾及日常生活,一个庞大的“懒人经济”市场由此诞生。所谓“懒人经济”,也被称为“网宅经济”,电子商务、网络购物是其主要内容,即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或电话订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快餐、图书、饰品、家具、建材,甚至汽车……

  “懒人经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独树一帜,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态势。

  “懒人经济”让消费者变成“宅一族”

  现如今,“懒人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懒”的水平。在清华大学的内部网站上,学生可以订购校园超市里的各种物品,购满一定额度就可以免费送货。“虽然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但是送货上门还是更方便呀。”住在清华大学紫荆公寓里的学生小张说。

  据了解,过去5年,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2.95万亿元,同比增长31%。

  网购人数和消费额也正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长,随之带来的是几何式增长的网上消费需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网购人数达到1.73亿。

  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创始人丁利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用户的购物方式,促进了传统企业对营销的看法以及企业内部的变革,有利于提高整体网民互联网应用的水平。

  专家还指出,需防范“懒人”过于依赖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人过度依赖网络,会导致交际更虚拟化,现实社会交际过少会导致心理问题。”艾瑞咨询电子商务分析师苏会燕说,当前的“剩男剩女”问题也与其“过宅”或过于依赖网络的行为习惯有关。

  网络购物新业态不断出现

  苏会燕认为,网络购物市场能够保持较高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较大规模的购物网站不断扩展产品线,并尝试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如淘宝、卓越网等;二是服装、家电、化妆品、图书、母婴等细分网络购物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医药零售网站等新领域不断开拓,带动了整个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此外,仓储物流、支付方式的优化,以及移动互联网运用力度加大,也为网络购物持续增长提供了基础保障。

  丁利告诉记者,在国内网络购物领域,京东和淘宝商城代表了两种主要的商业模式。京东、当当和卓越本质是网络零售商,通过赚取差价获得利润。而淘宝商城、腾讯超级电商平台则采取虚拟商业地产模式,即通过向平台上的商家收取交易服务费、广告费来赚取利润。

  一大批实体连锁企业也相继涉水电子商务,借助淘宝、京东、卓越、当当等平台开辟网络零售业务,希望两条腿走路,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此举在拓展销售渠道、提高知名度、增加销量的同时,也对品牌线下实体商店形成冲击。部分习惯网购的顾客已经形成了线下看货、线上采购、多家比价的消费模式。

  发展环境仍有待改善

  “懒人经济”在中国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鉴于互联网是新兴领域,具有虚拟性,仍存在诚信机制尚未建立、产品质量难以把控、假货泛滥、售后服务难以保障、支付环节安全性不足等问题。

  专家指出,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信用、支付手段、物流基础之上,服务和诚信是电子商务的核心。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仍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服务监管体系、统计监测体系、产业投融资机制亟待建立。“如今网络诈骗、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物流方面,除了东部沿海一些城市物流配送时效和服务较好外,多数中西部城市物流发展仍存瓶颈,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

  据了解,2010年,由于国内物流业发展跟不上电子商务的脚步,快递公司频频出现“爆仓”现象,快递也变成了“慢递”,网络零售商与消费者的投诉不断。

  根据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各网络购物运营商纷纷开拓新的业务线,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加紧在中西部布局仓储中心,同时针对手机上网用户数比例加大的趋势,推出手机客户端。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当前电子商务受追捧,但为了争取客户实行价格战的商家不在少数,实际能盈利的电子商务网站并不多。随着电子商务生命周期的演进,趋同化、同质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将被逐步淘汰,电子商务服务将向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和促进产业链整合的方向发展。(《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10期,记者 南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