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泸沽湖导游非礼女游客 旅行社利益链条浮出水面

2011年10月13日 10:08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十月的泸沽湖,风景如画。然而近来发生的导游非礼女游客的事件,却给秀美的景区,蒙上阴影。

  新闻纵横昨天(12日)报道了泸沽湖导游持刀胁迫游客购物,强行非礼女游客事件。那么,这一事件是否仅仅属于个案,导游胁迫游客购物背后有哪些隐情,游客的利益又怎么保证?

  对于深圳女游客周小姐来说,泸沽湖的夜晚,绝对不应该是这样。

  周小姐:到宾馆门口了,他就直接跟我说,你今晚跟我睡。把我吓坏了,然后我就不同意,他就转身跟我的朋友说,我要跟她聊天,然后就强制把我扔进房间。

  幸好,在同行旅客的帮助下,周小姐免遭导游性侵。

  游客张先生:这个团友首先求救,我们去把她从房间里救出来的时候,导游自己脱得只剩内裤了。而且我们这个团友的衣服裤子都被扯破。而且我们把团友救出来以后,导游就拿着一个木棍追打我们。

  目前宁蒗县公安局已将肇事导游曹某依法刑事拘留。四天过去了,张先生告诉记者,当事人周小姐现在的情绪并不稳定。

  对于泸沽湖导游事件,国家旅游局质量规范与管理司司长李仁芷接受了中国之声记者郭淼的专访。

  记者:国家旅游局怎么来看待这个事情?

  李仁芷:国家旅游局重视这个事情,已经和云南省旅游局取得了联系,请他们调查了解好这个事情,向国家旅游局报告。这是一个特殊的案子,是导游自己的个人行为。

  记者:您觉得怎么来规范导游呢?

  李仁芷:不是规范导游,这是一个刑事案件。

  丽江市旅游局值班人员也表示:事情是个案:因为旅游市场这么大,这其中有一部分导游会出现服务质量、态度差。这件事情不是普遍的,并不是每一个团队都是这样。

  昨天下午,云南省旅游执法总队杨澄给记者打来电话:

  杨澄:丽江市旅游局已经把丽江的泸沽湖旅行社和游客喊在一起,达成一个调解协议。

  但游客张先生却告诉记者:该旅行团至少仍然有5名游客没有在调解协议上签字。

  张先生:要求三家旅行社公开道歉,并对事件造成的伤害做出必要赔偿。

  纵然,在导游队伍中发生这样的事件,具有偶然性,但事件背后的旅行社管理乱象,是否可以用“个案、特殊性”等词语一带而过?旅游行业真的就不需要规范了?

  记者调查发现,泸沽湖色狼导游背后,一条旅行社“导客利益链条”浮出水面。

  丽江泸沽湖当地导游行业的现状如何?一名在昆明长期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道出事情背后的秘密。

  业内人士:那些地方,你们去那要是对他们稍微有一点不尊重,他们马上火就上来了。你要是说错一句话,他觉得不对劲,他马上就可揍你。另外一个,也就是和游客有关系。游客为什么选择那么低价的旅行团,高价他不去他选低价的。游客压价格,游客压旅行社,旅行社压地接社。地接社为了抢客源,他不断压低价格,压低价格的方法就是想方设法的推自费项目,或者带游客去购物,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层扣一层的。

  国旅国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团体部负责人向记者这样描述旅行社与地接社的利益关系:

  负责人:操作程序是这样,北京组完团的客人,要交给当地的旅行社。我们一般都是交给昆明的,昆明像大理、丽江,都要交给当地的来操作。等于说又转交一道。批发的那一块再交给地接社,可能一个人就几十块钱的利润。但是云南那边,因为要进商店什么的,有可能会出现富一点的地接。

  那地接社和导游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北京旅游协会副会长张辉:地接社和导游是买团买卖。你要想带团,你就必须向地接社买这个团。所以导游也没什么利润。地接社又不养导游,所以导游的管理没有一个正常的企业或者组织来管理。所以导游是比较自由的,没有人约束。

  一条清晰的导客利益链条浮出水面。层层盘剥过后,地接社导游的利润已经少得可怜,甚至是负数。

  游客丁女士:导游很直白的说就像贩卖人口一样。并且很直白的跟我们说这是一层一层贩卖下来的。所以说有些地方虽然是自费,写着是自愿,但是非得强行消费,否则的话连人头费都赚不下来。

  北京旅游协会副会长张辉指出:旅游业的问题出在市场组织形式上,要解决问题,需要改变组团社和地接社的关系。

  张辉:光从市场整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通过一个市场的组织重造,形成组团和地接一体化。允许组团社、客人的组织方,跨地区经营。把组团社和地接社的市场交易关系,变成组织关系。这样就鼓励我们的组团社朝大的批发商走,注重旅行品牌建设等等,才能解决问题。

  涉及此事的昆明康辉永生旅行社,接下来会怎么对待受害游客?游客们能否获得赔偿?性侵导游又将得到怎样的惩罚?中国之声也将持续关注。

  (记者吴喆华 郭淼)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