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产商
1981年,黄怒波毕业后分配到中宣部,历经10年的官场浮沉,1990年荣升部党委委员,仕途得意之时却高调谢幕。1995年,为了能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黄怒波不顾众人的反对,果断地选择了下海经商,这看似热播剧式的剧情,曲折,却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追逐自由。黄怒波以诗人般的浪漫情怀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选择。
离开了衙门,黄怒波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艰难。为了积累第一桶金,黄怒波带着一帮“兄弟”打起了游击。他们在北京干过打印,承接过名片印刷,卖过玩具娃娃,与人合作改造办公楼;后来,他又辗转到宜昌盖住宅,到山西盖宾馆。在这段颠簸时期,黄怒波创立了自己的企业——中坤投资集团,那是在1995年。黄怒波真正的第一桶金,来自于1997年与中欧商学院的同学李明合作的一个楼盘——都市网景,一下让他赚了5000多万元。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坤开始进入良性循环期,企业初具规模,在一个又一个项目中摸爬滚打。尽管地越拿越多,利润不断攀升,黄怒波却越来越惶恐。他看到利益把人变成“企业动物”,公司像脱缰的野马般暗藏危机。他决定宁可让公司发展得慢一点,也要再稳一点。别人都在抢地,搞商品房开发,黄怒波就把投资视线转移到别人还没有关注的地方,甚至是放眼全球。
1997年黄怒波的机会来了,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认识了安徽黟县的县长。县长的来意很明白,就是希望招商引资。黄怒波也是第一次听说了一个叫“宏村”的地方。黄怒波带着他的团队去了,到了宏村,黄怒波一见倾心,开发规划图顿时在他的脑海里浮现。
黄怒波先后投资了400万元,用于宏村的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当时公司内部不理解的声音很多,但黄怒波力排众议,强势推行,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如今,宏村已成为中外驰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近年,黄怒波着力打造“文化”地产的概念,投资的项目往往与地域风情融为一体,通过商业开发,形成文化特色旅游圈,在恬静与自然中品味经商的乐趣。中坤的旅游度假地产板块也已经成型,国内的5个项目,加上日本北海道的度假村项目以及美国洛杉矶的shopping mall和牧场,黄怒波的旅游地产业务已经拥有了世界版图。
黄怒波喜欢登山,迷恋于在山峰之巅对万物的感知,他在峰峦云朵之间朗诵诗歌,在行走中把梦想冲刷得更为丰盈。
一面是极富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一面是理性沉着的企业家,黄怒波在两种角色中穿梭得游刃有余。
只有诗人才干这种事
针对中坤冰岛购地事件,他说,此次投资完全是“企业战略投资行为”,项目获批后,将先期投入约1亿美元,建设2万平方米左右的度假设施,其中包括高尔夫球场和跑马场等,其他地方做成户外运动区,包括漂流、山地车(运动场)等。
从商人的思路,将巨额资金投到万里之外冰岛的一块荒野上,具有极大的风险。黄怒波也坦承,“如果算经济账,这个投资10-20年内都不会有利润,因为投资大,而且当地旅游是有季节性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