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近日透露,目前征集到7家技术机构研制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在专家论证后发现特异性不强,有关部门将再向社会公开征集方法。(《新京报》10月13日)
严格意义上说,所谓地沟油鉴定方法,针对的并不是原始状态的地沟油,而是经过精制加工,在卖相上酷似食用油,在检测指标上能够以假乱真的地沟油产品。专家们的急切之情可以理解,但以我之见,破解地沟油回流餐桌困局,要害并不在先进的检测技术,而是公共治理的智慧。
世界各国对地沟油都没有特效的检测技术,能否掌握地沟油检测技术在中国并不关键,因为掌握地沟油检测技术,并不意味着从此能够规范管理和合理利用地沟油。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绝不局限于地沟油,很多检测标准明确、检测技术先进的食品,掺杂造假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地沟油回收利用问题,但奇怪的是,中国的地沟油大量回流到餐桌,而国外的地沟油则大量制成生物柴油。并不是中国的商贩从来不讲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而是在中国,同样的地沟油,用于炼制食用油的成本更低、收益更高,而用于炼制生物柴油,不仅收益菲薄,还有可能找不到市场。中国的大量地沟油回流到餐桌,无非是资本趋利性的体现。
以“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特大案件的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此前曾尝试利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导致成本高企,加之市场对生物柴油的需求并不旺盛,生物柴油进不了加油站,格林公司才改弦更张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格林公司的蜕变和铤而走险固然应受法律严惩,但假设国家对生物柴油在技术、税收、市场诸方面能够给予更到位的扶持,地沟油的利用会否是另一个局面呢?
企业的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食品安全领域乱象迭出,根本原因在于监管不到位。而监管是否卓有成效,更取决于公共治理智慧。
朱述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