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提价
“中国制造”受影响
在价格上涨的同时,许多外贸企业的利润率却并没有提高。广东顺德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抱怨,除了人工、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由于银根紧缩,贷款利息上升,公司的财务成本也在增加。“纯利润本来就只有3到4个点,现在还越来越低。”
也有部分企业坚持不提价。一家小型墨盒生产商表示,因为客商对价格敏感,自己只能顶住不涨价,成本上涨的压力只能“转嫁”给上游企业。
瞿鹏生表示,广交会开幕两天以来,他发现来的客户比上半年要少,产品提价多少让他有些担心:“外销有很大偶然性,我们的客户多是当地的中间代理商,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人挖走。”
“我打算用六七十美元买一台电脑,但是现在厂家要价一百美元,我觉得承受不了。”一位来自土耳其的客商表示,自己正在犹豫是否在本次广交会上下单。
部分企业人士表示,客户因为价格上涨而减少了下单的兴趣,呈现浓厚的观望情绪——厂家在观望是否要提价,提多少价,而国际买家希望降价,因此一直在等待合适的出手时机。
山东霓虹王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全淮表示,本届广交会来的客商明显下单谨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报价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实际上,今年以来的涨价已经对“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产生了一定影响。
日本经营廉价商品的知名超市堂吉诃德株式会社输入事业部朱秋梅告诉记者,今年春季广交会结束后,超市与部分中国供货商的交易意向并未落实,原因就是供货商的价格上涨了。
中英贸易协会总裁Stephen Philips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近两届广交会不少中国供应商报价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有的企业产品报价甚至同比上涨20%—30%,这也许会影响到欧洲采购商在中国的采购计划,他们可以转到越南、印度尼西亚、南美等更具价格竞争力的地区进行采购,“但目前,中国产品的优势仍相当明显。”
■谋求应对
加速产品更新换代
任冰透露,就其公司经营的产品而言,一般涨价幅度在10%左右就卖不动了。这次来广交会采购,他已经基本放弃了节能灯这一产品,转而考虑增加开关器件的比例。他说,在技术相对简单的领域,中国产品走高质高价的路还是有机会的,但在IT产品等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领域,还是做不过欧洲等地的产品。
与此同时,一些产品短时间内涨价市场又无法接受,生产厂家只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来降低成本。以节能灯为例,很多厂家于是开始以降低质量为代价来保持价格优势,结果导致“中国制造”的口碑越来越差。“我们以前采购的节能灯能点三年,现在的三个月就坏了。”任冰说。
志高空调上述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不涨价不行,但硬涨价的话,客商肯定不能接受,所以企业的产品一定要有变化。”公司今年带来的产品增加了铜抑菌等技术,让客户觉得涨价有道理,这不失为一种解决涨价问题的好办法。
无独有偶。今年出口额预计达4500万美元的、生产建筑材料的公元集团海外销售副总监翁业龙也对记者表示,该集团固定每年向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达到500万元,就是因为新产品不仅能比一般产品利润高至少3个点,还能刺激客户增加订单。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 张胜波 牛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