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2日电 一次本意为呼吁保护环境、倡导环保实践的活动,却引发微博质疑,进而波及到公众层面。“活动是否合法?”、“是否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是近日举行的“雪花啤酒勇闯天涯——穿越可可西里”活动面临的最大质疑,也招致了不少负面评价。真相到底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相关各方人士,对整个事件进行了还原。
雪花啤酒: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 意在传播环保理念
此次穿越可可西里引发的争议,让活动主办方——雪花啤酒始料不及。按照雪花啤酒的初衷,该活动旨在发扬勇闯精神,宣传关注可可西里生态,提高自然保护意识。”我们非常感谢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愿意倾听来自各方理性、客观有建设性的意见。实际上前期与志愿者有所沟通,线路设计也考虑了他们的意见。”雪花勇闯天涯活动活动总领队利莉表示。
经实地调查,此次雪花勇闯天涯核心线路确实合法合理:从格尔木出发,沿青藏公路自北向南穿越可可西里,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并未涉及任何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在内的保护区地域。而途中,雪花啤酒还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索南达杰保护站进行了防寒衣物捐赠,捐赠现场队员们自发捐款2700元;途经由索南达杰保护站筹建人、绿色江河环保促进会会长杨欣建立的长江源水生态自然保护站时,雪花啤酒又进行了包括御寒衣物及食品的捐赠。
可可西里管理局:雪花从未提出勇闯保护区 政府更不可能带路
在雪花刚刚抵达格尔木的10月15日,即尚未公布线路之时,在网络上曾出现过伪造的虚假线路,此“伪造的虚假线路”是:由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旦周亲自带领雪花勇闯天涯团队穿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而实际上,才旦周局长当时正在新疆库尔勒参加四大自然保护区的联席会议。他表示,可可西里管理局从未收到雪花啤酒勇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书面申请,也没有收到省主管部门的任何通知和批文;同时,可可西里管理局不会允许任何企业以商业为目的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更不要说带路。一个月前,可可西里管理局曾经接到内地个别媒体和人员的电话咨询,可可西里管理局对此已经做了正式回应,管理局不会允许任何个人和团队穿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可可西里地理专家:“可可西里”地理概念误区,引发公众误读
在可可西里地区地理范畴划分的制定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炳元看来,此次穿越可可西里活动之所以引起争议,本质上是公众对于可可西里地理概念不了解所致。
李炳元指出,活动穿越的是可可西里地区,而不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两者并不是同一地理概念,可可西里是一个很广阔的地域,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可可西里地区包括青海和西藏两省区的部分地区,面积约为23.5万km2,其中青海可可西里地区面积只占约7.4万km2,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只在青海省地区。”他指出“活动路线是沿青藏公路自北向南穿越可可西里,因此完全不涉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任何自然保护区。而无人区不是一个学术专业名词,只是因为可可西里的神秘感、人迹罕至,不知何时开始大家一提到可可西里就这么称呼了。”面对公众对于地理概念的混淆引发争议,曾作为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考察队队长多次率队进入可可西里考察的李老师表示可以理解,毕竟公众不是专业人士。
随着事件的还原,雪花勇闯天涯的实际情况逐渐清晰,这是一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活动。而期间所引发的一系列反应,无疑对于企业未来相关活动的策划,以及公众如何理性观察、判断企业行为都将有所启发。(中新网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