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药材种植大县的努力与困局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陇西人一直用硫磺熏蒸这种最古老的方式防止中药材生虫、发霉。
“农民家寒(贫)得很,一般不存货,也害怕长虫、发霉。”48岁的首阳镇三十铺村药农杨想想说,每年药材下来,他都等不及药材晾晒干,“连湿的都卖了”。
陇西县禄灵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付进禄已经在药材行业摸打滚爬了20多年。他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如果不经过熏蒸,像党参这样的药材至多能保存6个月。”
“品质好了,销量就大。”他说,“但几乎所有的中药材都有一个生虫期。中药材品相越好看的,其实越不健康。”
这位见多识广的药商其实并不愿意看到当地中药材硫磺过度熏蒸的现象愈演愈烈。但令他困惑的是,现代科学尚无法提供一种针对中药材杀虫保质的能够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好办法。
陇西县也曾经积极努力寻找替代硫磺熏蒸的办法。比如,用钴60照射杀死党参中的大肠杆菌,以延长药材的保质期。但这样做的高风险和高成本是显而易见的。
付进禄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硫磺熏蒸的办法,价格低廉且易于操作。1公斤硫磺市场售价仅两元,熏蒸1吨的中药材仅需1公斤硫磺。换句话说,1吨中药材只需4元的熏蒸成本。而代之以用钴60照射,1公斤中药材需要0.6元的成本,同样使1吨中药材保质便需要600元的成本,两者相差达150倍。要知道,这还是2004年的市场行情。
在《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开发途径》一文中,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赵贵宾分析说,对甘肃中药材产业来说,政府引导欠缺、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产业链短、附加值少等问题普遍存在,仍然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
这位技术官员表达了他的担忧:中药材传统产区由于金针虫、麻口病等病虫危害严重,种植户过多使用高残留农药、化肥和一些激素类产品,使土壤结构受到破坏,造成药材品质下降,安全水平降低,制约着中药材生产水平的提高,无法保证原药产品的品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陇西中天药业总经理陈杰看来,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可追溯的药材质量体系,发展安全可控的订单农业。
“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如果能实现当地药材30%就地产业化,无疑更有利于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陈杰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目前的药品监管队伍、经费、技术装备等条件不足以支撑有效的监管,企业违法成本低,导致一些‘不守规矩’的企业反而钻了药品质量标准的空子,‘守规矩’的企业反而吃了亏。”
作为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见证者,陇西县委书记鲁泽心里很明白:“再回避问题,就是对整个行业的毁灭。”
今年4月,经媒体曝光后,陇西县旋即展开拉网式排查,严防硫磺熏蒸中药材流入市场,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质量,并试图以此为契机,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进当地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鲁泽看来,“控制了种植环节,再加上标准化的仓储,中药材二次污染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个产业就全部安全了”。
2009年,陇西县农民种植中药材收益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已达到30.87%,且增收潜力巨大。鲁泽透露说,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来打造的陇西县,将通过加快土地流转等方式,为中药企业到上游建种植基地提供必要支持。
他希望中药企业到中药材的产地、产业的上游来建基地,从源头上保证质量。“如果中药企业不来上游源头建GAP种植基地,或将失去中药材的优质原产地。”鲁泽不无忧虑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