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所引发的企业倒闭、企业主“出走”等浪潮引起了多方关注。10月12日,针对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国务院出台“国九条”加以扶持,其中包含了6条金融扶持政策及3条财税扶持政策。
在我国经济“生态链”上,企业依照规模划分为大、中、小和微型企业四类。这次政策大力扶植的“小微”企业长期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资金紧缺是这类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
出于自身贷款风险、利润回报等因素的考虑,银行往往选择将钱借给“高大全”的行业龙头。这类企业由于自身所处地位,大多数本就“不差钱”。这样一来就更苦了那些夹缝中求生存的“小生命”。此外,“小微”企业大多从事的是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生产。随着这些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其原本就拥挤不堪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加举步维艰。
但是,就好像自然界里每个生物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在经济链条上,“小微”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逾1亿户,占企业总数的99%。这些“小生命”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其次,因为长期以来存在强烈的危机意识,“小微”企业往往具有超凡的生命力。这股子强大的生命力汇聚起来,不仅能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甚至能带给“高大全们”难得的危机感。基于这样的背景,这次针对“小微”企业出台的金融及财税扶持政策既保护“小微”企业这一弱势群体,也是保护整个经济“生态链”的健康。
国务院针对“小微”企业的扶植政策包括: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适当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不难看出,相关政策旨在精准治愈中小企业的“资金病”。在财税支持方面,“国九条”也从加大对“小微”企业税收扶持力度、加强金融服务、扩大专项资金规模、运用间接方式扶植等角度,提供了间接支持。
这些有的放矢的新政策,必将调动更多中小型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输血”、“输氧”的积极性。
外界纷纷为“小微”企业创造生存空间、加油打气的同时,这类经济体如何克服自身顽疾也至关重要。多年来,“小微”企业备受诟病的主要是其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财务透明度低、人员流动大、企业生命短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即使想“行侠仗义”帮其渡过难关,也得三思而后行。
银行今天把钱借给了你,明天你就卷铺盖走人了,这可如何是好?面对“温州危机”所带来的生存困境,“小微”企业主们也必须意识到:“小微”企业个头虽小,但诚信和品质不可丢。
在这次“温州危机”中,势必会有一些“生命力”较差的“小微”企业因为经受不住风雨,而被击垮。面对这些鲜活而残酷的教训,对于存活下来的企业而言,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更应当多些思考。经济规律的必然性决定:幻想躲避市场淘汰的浪潮,即使“躲得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那些在惊涛拍岸中得以保全的“小微”企业,更应借此机会“强身健体”。夹缝中顽强的小草,也许更有精彩的未来。(骆沙)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