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蒋雪林)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院研究员王军28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约1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60%来自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的这部分债务,大多投资于基础设施,形成了优质的资产,地方债有这些资产支撑,风险可控。
他说,地方债总量虽比较大,但地方政府举债投资于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后有收入,这就使当地政府有了偿还债务的能力。除此之外,地方政府有较宽的收入来源,完全有能力偿还债务。
王军同时也指出,要减少地方债的风险,就必须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制度的改革,让地方政府的融资透明化。当前在沿海四省市试点的省(市)政府债券在形成较成熟的机制后,应往内地扩展,这样才能使地方债务置于监督之下,减少风险。
中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此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亦表示,当前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但如果透明度和旧的发债机制不能妥善解决,风险会增大。
连平指出,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自行偿还,实际上是打开了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有利于地方政府平衡资产和负债,但前提是地方债务要透明,旧的发债机制要彻底清理规范,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从长远来看也是解决房地产问题的一个方略。”
“2011年试点省(市)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连平认为,这意味着中央将不再为试点地区发行的地方债还本付息提供担保。连平介绍,以前地方政府发债尽管有中央提供担保,但市场反应比较冷淡,发行成本比较高。这次试点发行地方债的四个地方都是财政状况比较好,偿债能力比较强,资产雄厚、未来现金流充裕,所以发行情况应当比较好。
“试点省(市)政府债券发行结束后应当及时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上市交易。”连平分析,这意味着参与这两个市场的投资者理论上都能购买试点地方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