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争议是最大挑战
最令人忧心的莫过于南海问题。自去年以来,围绕南海展开的争议似乎有扩大趋势,中国和越南、菲律宾相继发生多起纠纷,接踵而至的便是相互间一波接一波的外交抗议。
与此同时,相关各国也在加强海军力量。菲律宾从美国购回了一艘巡逻舰,号称菲海军的“头号军舰”。越南海军增加了监视中国的警戒艇,还从俄罗斯购买“基洛”级潜艇和最新型的导弹护卫舰。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因此说:“亚洲已发生军备竞赛,南海局势日趋紧张。”
事情远不止于此。区域外国家介入的力度也渐有增强之势。10月12日,印度不顾中国反对,执意与越南签署了共同开发南海两块油气田的协议。上台刚满一个月的日本新内阁也派出外相玄叶光一郎,自10月11日开始展开为期5天的东南亚之行,就海洋权益问题与东盟串联。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说,日本政府正在筹划与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起,建立一个有关南海主权问题和保障航行安全自由的协调机构,预计将在11月召开的东亚峰会上提交相关提案。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日前也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长文《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明确表示“美国重心一定要向亚太转向”。随着利比亚战事逐渐终结,美军年底完全撤出伊拉克,撤出阿富汗的计划也已列上日程,美国回归亚洲势在必行,而东盟就是其着力点之一。
10月23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印尼巴厘岛与东盟十国国防部长会面。帕内塔称各方就“海洋安全”交换了意见,同时强调美国愿意和东盟发展合作关系。日本《读卖新闻》由此解读说,这表明美国准备积极介入南海事务。
考验中国外交智慧
10月20日,温家宝在会见出席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外国政要时,对南海争议表了态,表示愿与有关各国一道,妥善处理海上争议。而在第二天的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温家宝在演讲中对南海问题只字未提。这份题为《深化合作 共同繁荣》的演讲稿只有3000余字,没有提到任何争议,却43次使用了“合作”的字眼。
然而,要排除中国-东盟关系所面临的一切艰难险阻,显然并不容易。而海上争议无疑是最大障碍。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17日刊发文章称,中国在南海面临新一轮的纠纷浪潮。文章指出,东盟与中国今年7月宣布在南海问题上的关系方面实现了突破,从而令人们抱有很大的期望。但在北京显然仍不愿意就南海行为准则举行谈判之后,东盟上周拒绝了中方提出的双方高级官员本月晚些时候举行会谈的提议。东盟还拒绝参加北京提议的关于南海航行自由和安全的研讨会,认为这是中国在标榜自己合作的同时却对制订行为准则采取拖延战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一直在南海问题上奉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而就现情势来看,争议似乎已经无法搁置。如何使得南海问题不至于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不至于让其成为东盟攻击中国的武器,也不至于让其成为区域外国家牵制中国的筹码,需要中国外交方面的“大智慧”。
不过,南海争议并未牵涉所有东盟国家,东盟各国对中国的态度也略有差异。日本防卫大学校长五百旗头真撰文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也崭露头角。对此,老挝和柬埔寨,乃至泰国,均基本上像对待自然现象一样,平静地接受中国成为大国的事实,一副只好“顺势谋生”的模样。这就为中国的外交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
特约撰稿/陈向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