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广交会:浙江外贸企业积极应对“欧债寒流”

2011年11月02日 16:07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欧洲客人真少,中东南非的订单倒是多了许多。”身边胸前挂着“广交会参展商”牌子的年轻业务员对着另一年轻人说。“大单不敢接,小单子不过瘾啊。”参展商在一旁感叹。

  这几日,从布展、备货到选样品,来自浙江的纺织、鞋类、办公、箱包等行业的企业忙碌地为来年新一轮的订单备战。一方面,成本上升,用工难,汇率波动,另一方面,“欧洲寒流”牵制着外贸企业的生存市场空间,今年的浙江外贸商如何应对市场优势的转变?又会否迎来新一轮的春天?

  采购商要求更严,外贸商提价

  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秉学说,近几年外贸市场正悄然变化,老外采购商越来越精明,要求也更严苛,业务员经受多重考验。“比如一件衣服在交货时,采购商都要求检测成分,各种金属含量不能超标,这个标准一年比一年细致,检测项目一年比一年多,原本一个业务员能够完成的工作现在至少需要五个人。”

  “采购商对中国越来越了解,很多大公司在中国设办事处,由中国人来采购。”来自温州的一家服装公司的老板向记者感叹,受世界金融不景气的影响,“原本很守信的欧洲客人,现在也学会拖欠货款了,这原本不是他们的性格,现在却更爱压价,询价多下单少。”

  采购商要求更严苛了,但他们也感受到产品普遍提价了。“我来广交会这是第11届了,但今年明显感觉价格提升。”来自挪威的琳娜女士告诉记者,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正逐渐减弱,不过好在广交会吸引力依然不减,“每年都有惊喜,这里的每一种商品我都感兴趣,已经签下了好几份订单!”

  “今年我的产品价格普遍提了5%-8%。”宁波甬凌轻工实业的林怡告诉记者,公司产品冲浪板、滑雪板等属于石油产品,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各方面成本上升,提价是无奈之举,“基本都出口巴西和北美,客人也不得不接受。”林怡说,四年间她的感受是从量少利润高到现在的量多利润少,“总量规模还在扩大,只是赚同样的钱,需要付出更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