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周井霞告诉记者,传统的产品已经很难具备竞争力,近几年,走有技术含量和设计理念的高端路线,正成为外贸的新出路。
“现在要么就做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低端产品,要么就做利润空间大的高端产品。中间市场正逐渐流失订单。”周井霞透露,这个看似低利润的笔生意,光是设计团队就有来自德国等各个国家的设计师40多人,在产品开发的投入上,“老板很舍得”。
“一支笔的生意,很容易遭到同质化竞争的约束,光做OEM的生意,已经很难,代加工只能赚微利。”周井霞说,该公司正是用1000多项专利打开了文具产品的国际市场,即使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出好几倍,却反而赢得新阵地。
一扇门关上总有另一扇门会打开
宜人的天气,干净的街头,擦肩而过的是各种肤色的行人。因为广交会,广州人的春秋季特别繁忙,每次迎来的是几十万来自全球的客人。
作为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大型的贸易展览会,广交会被视为出口的风向标,只需观察短短几日展期的人流及签单状况,便可预知来年中国外贸的冷暖。
“广交会已经走过55个年头,现在已经迈入了新广交会时代。”老牌的外贸企业回忆起30年前的广交会,依然会心有留恋,“只要能进广交会,就不怕没生意,老外下订单眼睛都不眨,一天下来别想有吃饭的空当。”一位土生土长在广州的外贸商人对记者说,这样的情景直到5年前都没有改变。
但金融危机以来,越来越小、越来越急、越来越短的国际市场订单正在和不断变化的国内劳动力市场供需形势形成“呼应”,让外贸企业倍感煎熬,很多外贸企业反映不仅找合适的工厂更难了,客户也更“刁钻”。
然而在这些难解的困扰背后,外贸企业并非只是坐地叹息。随着门槛的提高,今天能进入广交会的企业都属于业内的佼佼者。记者看到的是分布在展馆中的企业,每类产品几乎都有自己的注册品牌,而非简单的外贸公司名称,越来越多人在注重品牌与知识产权。“重技术、重原创。从什么产品都做,到只做某一种细分产品的意识越来越强。”从一些企业口中得知,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失去优势的同时,有设计有创意有专利的产品正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也许寒冷的天气,正是酝酿新芽的前奏。(记者徐秀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