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峰会3日在法国戛纳举行。由于希腊总理于1日突然决定将欧盟救助方案交付全民公决,希腊债务危机问题成为笼罩本次峰会的疑云。欧元区其他国家领导人,包括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均对希腊公投决定表示吃惊。而就在峰会前夕,11月2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戛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方希望尽量缩短希腊债务危机处于不确定状态的时间,以利于稳定市场和恢复投资者信心。
朱光耀强调,中国希望欧元区成员国能够深化合作,加强信息和政策沟通,落实10月27日有关推进欧元区经济治理改革的协议,以进一步提高欧元区一体化程度。显然,希腊债务危机问题关系到整个欧洲的命运,继而全方位地影响中国与欧洲的贸易经济关系。
正当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洲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中国时,一场围绕“是否出手相救”的争论正在展开。中国拥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理所当然地被欧洲人寄予出手相救的厚望。甚至有欧洲媒体刻意地将中国抬举为“拯救欧洲的白衣骑士”。但国内有舆论主张,出手相救须附以条件。
对于欧盟方面希望中国参与为解决欧债危机所设立的特别投资基金,中国给予了积极的回应。10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国支持欧盟采取积极举措,应对当前主权债务问题。我们愿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加强双边合作方式,扩大双方在贸易、投资、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合作。”
于是,有人鼓吹这样一种观点,中国此时出手购买一定数量的欧洲债务,势在必行,但须附以相应的条件作为交换,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欧盟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同时,减少对中国货物的贸易救济措施,修订其歧视性、过度保护主义的贸易救济规章;在大型招标项目中消除针对中国企业及其产品的歧视性条件等等。
一个可供参考的例子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佐证。2002年11月,欧盟突然承认俄罗斯“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当时俄罗斯经济市场化的各项指标远远低于中国,而且俄罗斯至今还不是世贸组织成员。舆论认为,这是欧洲为了求得俄罗斯对于能源供应的保证而做出的让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