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的城郊生活本是“美国梦”的象征,近些年情况发生变化
美国城郊贫民呼吁政府给予关注。
猜猜大部分的美国穷人住在哪?提示:既不在市中心,也不在农村。答案:他们住在风景优美的郊区。传统上认为,真正需要生活救济的人群主要是美国大城市中心贫民窟里的居民,而城市郊区则是“美国梦”的象征,是中产阶级云集的社区。但是现在城市贫穷化问题已经不再是什么话题,倒是愈来愈多的郊区贫困化大有出人意表之势。
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去年美国郊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居民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540万,较前年上升11.5%。郊区贫困人口占全美总贫困人口的1/3。伴随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以及薪酬下降,美国城郊这一阶层的人数在飙升。
■ 城市郊区穷人最集中
从2000年起,居住在美国城郊的贫困人口数量飙升53%,主要受到了两次经济衰退的重创。前一次衰退导致许多制造业工作岗位消失,后一次衰退则使得低收入的建筑业和零售业岗位锐减。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助理伊丽莎白·尼伯恩说:“我们一想到贫困,就将它视为都市及其偏远农村地区的问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美国郊区贫困现象正日趋严重。”
近几十年来,随着就业机会从城市中心转移至近郊,郊区各个阶层的人口都有了迅速增长,急速增加的郊区居民和公司都需要雇佣低工资工人提供服务。
尼伯恩表示,郊区已经变成贫困居民最集中的区域。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中西部城市郊区制造业的崩溃。失业导致许多人陷入贫困。然而,此次经济大衰退加速了郊区贫困人口增多。
经济不景气促使人口迁移,郊区贫困加剧。住房市场崩溃导致贫困人口大批涌入“阳光地带”(主要指美国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和污染少等原因,被称为“阳光地带”),比如佛罗里达州的莱克兰市以及加州的河边市。在前期经济繁荣时,许多低收入群体搬到这些社区从事建筑和家政工作或者在服务新居民的零售店和餐馆打工。
■ 中产者失业后领救济
许多郊区居民在2000年前原本就处于贫困状态。2000年随后几年,又有1000多万郊区居民跌入贫困线以下。
新移民紧随其后也加入了贫困大军。越来越多的新移民不去城市,而是直接前往城市郊区,寻找薪酬低但工作机会多的建筑或服务工作。随着过去十年工资下降,一些原来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群也跌至贫困线以下。2010年四口之家的贫困线为年收入22314美元。尼伯恩指出,“如果他们从事工资最低的工作,看到自己收入下降或停滞不前,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处于贫困线以下了。”
当然,还有一种全新类型的郊区贫困居民:失业的前中产阶级。这群人之前都生活在“美国梦”里,过着有车有房的小康生活。然而一夜之间,一切都随着经济大衰退而消失。
美国郊区亨内平的“社区行动伙伴”计划与开发主任马西·哈里斯表示,许多原中产阶级的居民在失业后来到该机构门口领取救济。
哈里斯表示,“我们看到那些人来到这里,之前他们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到食品供应点领取救济。过去他们一向是捐赠者。”
■ 只是看上去很体面
而更为糟糕的是,这些中产者一旦陷入贫困,将要花费一段时间才能争取到相关的帮助。因为有些地区的救援组织无法应对猛增的贫困人口数量,而这种情况在政府削减财政开支的时期尤为严重。
研究该问题的芝加哥大学副教授斯科特·阿拉德指出,“在许多郊区社区想要寻求社会救助十分困难。捐助者在数量巨大的需求面前不知所措,或者一开始就没有那么多的捐助者。”
阿拉德去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近3/4的郊区非盈利机构称,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救助申请人根本拿不到救助。越来越多的人申请食物救助或住房救助。也有许多郊区贫困居民身处困境中却不知该找谁求助。或者他们害怕向政府申请救助会带来耻辱,不想让邻居知道他们举步维艰。
左倾政治团体“美国进步中心”的一位高级研究员唐娜·库珀表示,“基本上,如果你驱车穿行郊区,‘美国梦’看起来健全又真实。但是在一扇扇紧闭的房门背后,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失业、老无所依以及无法偿还房贷的困境。”
因为郊区贫困问题仍然很大程度上处于隐蔽状态,慈善组织难以入驻并提供人们需要的帮助。郊区的美国民众仍习惯于捐助其他人,却忽视了邻居的贫困窘境。很多人只是看上去很体面。
(朱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