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刚过,正是白菜大量收获上市的季节。眼下,市场上的白菜价却是“跌跌不休”,山东、河北、安徽等地的白菜严重滞销,菜农菜企一片愁容。
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去年农产品市场大蒜、绿豆、生姜价格可谓“涨声一片”,而今年先有内蒙古土豆滞销,又有“姜”涛急下,如今又是大白菜降价,菜价急速“跳水”……
此轮白菜降价有着怎样的原因,菜价不稳给菜农带来怎样的损害。在菜农菜企的声声叹息中,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该如何停止菜价“过山车”,蔬菜价格稳定机制将何去何从?
从一元跌至一角 大白菜真的卖出“白菜价”
11月8日上午8点,山东枣庄大桥蔬菜批发市场内一片萧条,偌大的市场里,只有两家菜摊上堆着一些白菜。近期正是白菜成熟、上市的季节,但在这里却看不到有农户前来卖菜。
“如今,这白菜都没人来收,大家都愁的不行。”当地白菜种植户李红临说,去年这里人很多,车都开不进来,想不到的是,今年却一下子没人了。当地白菜收购商王清华告诉记者,南方人吃菜讲究,得收拾干净,五分之一的叶子都得扒掉。
白菜市场的萧条已经传至全国。
11月8日下午2点,在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的广场上,记者看到,运送白菜的大货车上都剩着半车以上没有卖出,经销商们都凑在一起,互相交流起今年的行情。
“现在白菜卖到每斤一毛七左右,都改从河北玉田拉白菜。去年能挣1000多元,今年白菜不好卖,不赔本就不错了。”经销商王麟说。
北京新发地负责人刘通介绍说,今年大白菜的市场批发价钱在一毛五左右,去年这个时候白菜批发价钱则在五毛到五毛五之间,今年比去年下降了将近80%,下降幅度非常大。
菜价一跌,首当其冲的便是菜农。在山东济南唐王镇司家村,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三四亩白菜,眼瞅着白菜丰收了,他们却愁眉苦脸。
“卖不了就烂了,烂了就只能当垃圾处理了。”一位村民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亩白菜的成本要七八百块钱,而一亩地虽然产量能有一万斤,但卖出去也就是7000斤左右的净菜,按照现在的销售价格来看,几乎只能收回成本价。但种菜需要有专门的人照看,不挣钱就相当于赔钱,因此他们已经打算明年转行,种点儿别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菜价缘何总“跳水”
此轮蔬菜降价前,大白菜的价格并非是“白菜价”的水平。
去年,在韩国泡菜危机等传言的推动下,白菜的价格一度达到历史高位。这一波极端行情让很多菜农尝到了甜头,于是今年菜农纷纷扩种,没想到扩种却直接导致菜价的暴跌。
“今年菜量充足,同时种植面积加大,再就是大白菜的主产地今年大丰收,从而导致了菜价降幅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杨洪凯分析说。
据刘通分析,蔬菜市场历年都有这么一个规律,如果秋季白菜比较便宜,到春季种植面积就会少,就是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
“价格是生产出来的,不是调控出来的。所以农民在种地之前应该看看种子的价钱,如果买种子时种子热销,将来卖菜的钱也许会连买种子的钱都收不回来。”刘通说,“去年也是白菜丰收年,当时有韩国泡菜危机的影响,造成一段时间价格比较高。还有当时有部分人有通胀预期,好多商户收购大白菜储存,掩盖了当时供应比较充足的状况。结果去年存大白菜的人都赔了钱,今年就不存了,经销商一不存,好多农户销售就出现困难。”
实际上,今年以来,“菜贱伤农”的现象已经多次出现。仅以我国蔬菜第一大省山东为例,从五月的部分叶菜滞销,十月初的大蒜、生姜价格下滑,再到现在的白菜,菜农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失。
“主要原因是目前菜农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太低,大多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无法形成规模。这样,就导致了菜农很难及时关注市场变化,因此今年白菜增产了,菜农收入却减少了。”山东省商务厅市场流通处副处长郭宏伟说。
“小生产”应对“大市场”“过山车”何时才能不再来
农产品滞销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土豆到大白菜,从洋葱到生姜,主要过冬蔬菜都出现了滞销的情况。
专家认为,从表面来说,天气因素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今年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从深层次上,蔬菜价格暴涨暴跌体现了我国蔬菜生产、营销方式亟须改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整体上看我国蔬菜关键还是结构不合理。农户的“小生产”与现代经济的“大市场”之间缺少有效产销对接。农民仍然没有摆脱“一家一户闯市场”或者一哄而上,“跟风生产”的方式。
专家指出,近年来的蔬菜价格暴涨暴跌,一方面暴露出小农经济市场适应能力弱等老问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流通环节的问题。为防止“菜贱伤农”,让农民不再对种菜心存顾虑,在更长久的未来,应从体制机制上完善流通体系建设。
“产销组织方式改变的核心,我认为在订单生产模式下应成立农产品流通组织,承担市场分析及价格波动职能。同时,对于一些卖储的新货农产品,像大白菜,有些瓜果类的一定要增加储备,以及时应对价格大幅波动的问题。”李国祥说。
记者 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