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学者:货币政策未来或有调整 但不会进一步紧缩

2011年11月11日 15: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11日电 今日,社科院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委员陈佳贵表示,仍可以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未来可以适当做一些调整,但肯定不会进一步紧缩,面对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在执行中应该以稳为主。

  陈佳贵指出,大家都讲不能再重复过去了那种“一热就紧,一紧就叫,一叫就松,一松又热”的怪圈。经济增长速度过高,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也会使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更加尖锐,不利于深化改革,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今年四季度和明年的物价走势。今年中央把治理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物价快速上涨势头已经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治理通胀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宏观调控的重点当前还没有改变。

  同时,陈佳贵认为,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仍然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也有两点原因:

  第一,目前物价总水平偏高,今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者物价上涨5.6%,10月份是5.5%,今后几个月,物价虽然可能趋缓,但是依然可能达到5%以上。虽然看起来下降了,但是实际没有下降多少。主要受翘尾因素的影响,所以实际下降的水平比数字表现得低一些。其他价格指数,比如投资品价格指数,工业生产品、出厂产品指数,上涨的幅度都是较高的。

  第二,造成物价快速上涨主要的因素还面临很多变化。物价还没有调价,流动性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很大。另外是我国的农业基础不牢固,人口多,对农畜产品的需求旺盛,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价格也有上升趋势,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上升,也会推高物价水平。大家看到,十月份的食品价格上涨还是很高的,11%以上。

  第三,成本上升仍然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随着这一政策的逐步实施和劳动力人口增速的下降,这几年,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减少500万左右。最近,我从四川回来,发现不仅是沿海地区招工出现了困难,内地也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当地政府都把招工指标下达到了乡镇。今年上半年,为治理通货膨胀出台了一些行政性的措施,一些商品和服务价格要进行调整,增加新涨价因素。

  第四,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很大,原因有粮食、油料、棉花等大宗进口商品价格仍在高位波动,推高国内商品的价格。

  陈佳贵继续分析称,第三个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是否取得进展。总体看有进展,但是进展比较小,产业结构、分配结构调整还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高耗能产业的增长速度有所加快,由此造成的节能减排指标三季度没有完成。由于高耗能产品就是一个耗能的产品,也影响碳排放。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也低于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实现利润的增长水平。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农村高一点,城市是7%左右。GDP增长现在是9.4%左右,财政收入是24%,今年是要突破10万亿大关,企业利润增长也超过了20%,唯独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慢于国家税收、财政收入的增长,慢于企业利润的增长,慢于国家GDP的增长。所以提高两个比重的任务还没有落到实处,任重道远。

  第四个问题,当前宏观经济需不需要调整?当前国家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比2009年和2010年相比,是适度从紧的,虽然提法是积极的和稳健的,但是实际执行来看是偏紧的,是适度紧缩的。特别是货币政策,陈佳贵认为,仍可以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提法本身就是一个中性的提法,货币政策什么时候不需要稳健呢?稳健解释的幅度很大,弹性很大,所以稳健本身就是中性的,关键在于实际操作的走向。未来可以适当做一些调整,但肯定不会进一步紧缩。总之,既要坚持宏观调控的方向,突出调控重点,保证宏观调控的连续性,又要掌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审慎决策。所以面对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在执行中应该以稳为主。

  第四季度结束以后,再对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价,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宏观调控经济政策进行微调。经济增长速度如果回落到8-9之间,通货膨胀降低到4%左右,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保持中性。在调控手段上,要尽量减少行政性的方法,多运用经济、法律的办法,某些行政性的办法表面看起来见效快,实际上掩盖了矛盾,会带来不良后果,要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性。(中新网财经频道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