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咸宁:"两型社会"新视角 产业结构转向低碳高效(2)

2011年11月14日 14:09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即,咸宁编制出台《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升生态文明水平,逐步把咸宁打造成武汉城市圈内最有活力的“两型”产业基地、国际性温泉主题旅游名城和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极具活力和个性魅力的生态城市。

  这场“低碳革命”的矛头首先直指污染重又上不起治污工程的“五小”企业。按照高碳改造、低碳升级、无碳替代的思路,咸宁切实做好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这三篇文章。5年来,咸宁依法关闭“五小”企业100家,万元GDP能耗降低20%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17.5%。

  “绿色招商”、“招绿色商”的观念深入人心:凡是不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项目一律拒绝,仅去年就拒绝项目50多个,涉及投资数十亿元。而在咸宁经济开发区,落户企业123个,全部都是“环境友好型”项目。

  很快,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成为咸宁低碳发展的一张“王牌”。2010年,华彬集团拟投资114亿元打造国内首个“微排放”低碳经济示范区。消息传出,大批一线城市竞相角逐,项目最终花落咸宁金桂湖。

  咸宁市市长任振鹤告诉记者,咸宁能争得“低碳经济示范区”项目,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以能源低碳化、交通低碳化、建设低碳化、农业低碳化、工业低碳化、服务低碳化、消费低碳化为特色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氛围。

  产业结构转向低碳高效

  在满目苍翠的通山县南林桥村,村民不会忘记从“啃山头”再到“包山头”的10年之变。1.54万亩山林占去南林桥村总面积的65%。那时,砍树卖木材是村民谋生的主要出路。但过量采伐、林相破坏,带来的是生态恶化、经济滑坡。

  随着咸宁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加快,“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的号角吹响,鼓励全民投资开发山地。

  “政府是铁了心鼓励发展山林。”现年37岁的村民徐汉兵拿出所有积蓄并东凑西借,承包1200亩山地,种油茶、栽松树、植泡桐,预计3年后可实现年收入80万元。

  近5年,咸宁全市投入资金10多亿元、造林153万亩,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2%,比10年前增长了5.2个百分点,远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