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2010年曾提出“要把央企调整到100家以内”的目标,但国资委似乎并不急于设立一个时间表来完成此目标,而是更看重国企并购中的质量问题。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刘文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资委也将加强指导,切实提高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质量和效果,避免央企的盲目兼并和“多元化”陷阱,并要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作。
创新并购重组方式
数据显示,从中央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来看,已由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减少到目前的117家。此前,国资委曾计划在2010年内将央企数量减至100家以内,但这一计划截至目前并未完成。
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刘文炳表示,央企并购下一阶段任务是加强质量,建立具有国际一流企业水平的央企。而在王勇上任国资委主任后,国新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为央企中的弱小的其他资产建立了一个资本运营平台。未来几年,中央企业进行市场化并购重组是大趋势,要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创新并购重组方式。政府管理部门也应通过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进一步破除市场分割和地区限制,清理各种不利于并购重组和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
过分注重做大企业规模
不过刘文炳也表示,目前央企兼并重组中还存在推进过快、超过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如“一些企业过分注重做大企业规模,存在强烈的扩张欲望,没有想好就去并购;有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功课没有做足,出现了问题;有的企业超过自身资金能力、整合能力进行并购,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这些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
其次,有的企业在并购重组后内部资源整合不到位,难以实现预期目标。“有企业在并购重组后形式上实现了联合,但在业务、资产、机构、人员、文化、管理流程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整合或整合不到位。”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发电企业纷纷转向煤矿,产业链向下游延伸。而国家电网公司也并购了设备制造商平高电器等,试图打造中国的西门子和ABB。这些新动向与此前政府设置的目标并不相符。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分析人士就指出,在企业兼并重组上或许更应尊重市场规律,政府部门不要设置先导标准。
刘文炳表示,“部分中央企业的海外并购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科学的决策机制,海外并购的经验和整合经验不足,尤其是缺乏全球化经营管理能力和熟悉海外并购业务的人才。”
■ 分析
“目前央企重组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
昨日,国资问题研究专家、上海天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表示, “从去年开始,国资委在央企兼并重组上开始从之前的规模转到重视质量上。但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是行政化的手段,还是有市场化的道路。”他认为,虽然现在认识到不能像过去一样“拉郎配”,但要彻底的市场化也很难。
他表示,目前国资委对于央企的考核标准仍然主要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导致一些央企兼并重组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此外目前的一些干部制度,不少企业的领导都是有行政级别的,企业的兼并重组往往最后要考虑的是如何安排领导席位,而难以单一考虑“质量”标准。“这些都是深层次体制原因,可以说目前还不具备只重质量的环境。”(钟晶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