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父母的一代?
《纽约时报》报道,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将没有父母幸福。不少人找不到好工作,或工作要加倍付出,唯恐丢掉饭碗。
不过,相当多十几、二十几岁的“千禧一代”自我感觉没有那么糟糕,并且认为幸福的标准不会一成不变,更不是单纯由财富多少决定。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发布一项大型调查结果显示,大约90%“千禧一代”年轻人或者感觉自己的钱够花,或者相信最终会实现财务目标。这一人群中37%没有工作,比例为30多年来最高。
社会学专家说,现在的年轻人与父辈相比,或许住的房子不够大,开的车不够时髦,但是生活却可能更丰富。微博、社交网络、电玩、电子书、智能手机等娱乐方式让年轻人可以花钱不多就玩得开心。
24岁的罗布·韦策说:“我父母在财务上更富裕,我在文化上更富裕。”
《我一代》作者珍妮·特文格注意到,美国当代年轻人与先前年轻人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降低。一些年轻人降低生活标准,学会放弃。
莉迪娅·格里夫斯27岁,大学专业是环境化学,去年短暂失业。她丈夫是律师,大学毕业后曾经将近一年找不到工作。他们想在丈夫家乡西雅图买一套房子,又想生儿育女,不过以目前的财务状况,二者不可兼得。最后,他们决定推迟贷款买房,先要宝宝。
“如果我们等到财务状况允许(再要孩子),我都该40岁了,”格里夫斯说。
■相关链接
迷失的一代
上世纪20年代,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施泰因首次提出“迷失的一代”这一说法,当时指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年轻人。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留下战争创伤,厌恶战争,在战争结束后找不到出路。
“迷失的一代”中最著名的人物当属出生于1899年的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他在一战期间怀着亲临战场、感受战争的想法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走上意大利战场。
海明威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刻画了战后一群年轻人流落欧洲的生活,描写战争对他们的伤害,反映了他们经历战争后对生活的迷惘、厌倦和幻灭情感。海明威把施泰因说的“迷失的一代”作为这本书的引言,从此“迷失的一代”也代表一个文学流派。
小说《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创作的另外一部“迷失的一代”代表作,描写自愿到意大利参战的美国青年亨利的不幸遭遇,反映战争对年轻人的打击。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期间,日本年轻人普遍就业难,也被称作“迷失的一代”。他们中不少人因为受挫太多而整天躲在家里,沉迷电子游戏和互联网或借酒消愁。
□欧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