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中国国家品牌的核心价值是非常深厚的。然而,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融入传统智慧,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中国社会自上而下,探讨文化战略,关于“文化如何走出去”成为重要议题。
在一些学者看来,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里经历了一个全面物化的时代,而此时,到了该由物化向文化转变的时候了。
尤其是“中国制造”遍及全球后,中国要进一步从低端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赋予制造以文化,以品牌。
日前,就文化品牌战略的问题,《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冈崎茂生。冈崎茂生是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咨询顾问,品牌创构中心本部总经理。北京电通是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日本电通公司在华的最大子公司。
冈崎茂生长期从事品牌创意战略研究,曾负责雀巢、耐克等国际客户,并同耐克总部的创意人员共同完成推广了耐克的广告语,即人们耳熟能详的“Just Do It”。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年,冈崎茂生负责开发dBrandex品牌分析系统。这是一套全球对应的品牌价值诊断工具、品牌检测和管理软件。
“一个国家也是一样。它是由许多元素构成的。包括中国制造、中国企业家在内,他们都是中国品牌的组成部分。”冈崎茂生认为,把这些元素放在dBrandex系统中分析,会发现全面提升“中国品牌”的途径。
冈崎茂生认为,如何让自己的国家品牌整体提升,需要这个品牌中每个元素的进步。
中国新闻周刊:加入世贸十年来,中国市场在不断开放。这个过程中,很多“中华老字号”被淘汰,在竞争激烈、换代频繁的现代市场中,“老字号”要如何延续下去?
冈崎茂生:一个企业保持长青的秘诀,在于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作为老字号,受传统的影响,有些可能会固守自己原本的价值、理念。但也有一部分会与时俱进,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企业价值和形象。以王老吉为例,它能够很好地将传统价值和现代商业理念结合。这种饮料,最传统的价值在于中药的消火功效,但它的产品却并没有古板、老套的感觉,它会融入时尚体育、年轻人等元素,并积极进行广告、公关等方面的营销,扩大了知名度,从而打开了市场。
现在中国的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各种品牌,要在坚持“内核”的前提下,不断更新换代,保证产品与市场的结合。
中国新闻周刊:从品牌成长的角度,你觉得入世十年来中国品牌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冈崎茂生:加入WTO,的确让中国获益良多。中国品牌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很多人被“中国制造”所吸引,但中国品牌也曾给人带来负面印象。
国际市场这么广阔,中国品牌未来发展的空间会很大。如何让更多消费者不仅仅以其价格低廉喜欢中国品牌?
以日本的“无印良品”为例,这个品牌的价格并不算低,设计也非常简单,但它却拥有很多拥趸。原因就在于,他们卖的是“哲学”。“无印良品”在倡导一种生活哲学。这种哲学自身散发出一种强烈的吸引力,让人不断靠近,进而产生喜欢的感觉。现在,这样的品牌路线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