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工业化”主打高端制造业
面对“去工业化”在产业结构和就业方面带来的威胁,欧盟委员会几年前提出了欧盟工业政策的方向与目标,其重点是促进创新,并启动了以下方案:2007年成立欧洲研究理事会;2008年建立欧洲创新技术学院;实施联合技术倡议,研发如卫星监测环境与地球安全、微电子工艺燃料电池、药物创新等技术与工艺,以提升“再工业化”进程。
“去工业化”严重的西班牙也制订了“再工业化”援助计划,旨在推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实施支持高技术和高生产力的工业计划以创造就业。2011年西班牙政府共收到了2412份援助申请,受理908份,拨付的援助金额达4.624亿欧元,这些援助将带动16.8亿欧元的投资并创造直接就业岗位4676个。
瑞典政府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也引导企业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领域,大力发展电子、环保、能源、生物、制药等高端制造业,爱立信、ABB、SKF等老牌企业焕发出新活力,走上“再工业化”之路。
瑞典工会组织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林德指出,这种制造业的再次繁荣被一些学者称为“积极的去工业化”,而从生产率及其在实际GDP中所占的比重看,这其实就是“再工业化”。“再工业化”代表欧盟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高端制造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本报布鲁塞尔、斯德哥尔摩、柏林、马德里11月27日电)
>>点评
孙彦红(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助理研究员):如果将“去工业化”定义为工业(或制造业)占整体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那么,自二战结束以来,西欧各国都在经历这一过程。世纪之交,欧盟主要国家的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普遍低于30%,其中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更降至20%以下,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则接近或超过70%。
就最近20年的情况看,欧洲的这一“去工业化”趋势除了体现现代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外,还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主观推动,这主要是指上世纪90年代所谓“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西欧多国政府普遍认为工业已是明日黄花,欧洲的竞争力完全依赖于服务业与研发。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30年来发达国家过分注重虚拟经济,轻视实体经济,导致全球经济与产业结构的整体失衡,后果是爆发于虚拟经济的危机重创了实体经济。欧盟内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严重、复苏缓慢且又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多个成员国,虽然个体差异较大,但都是“去工业化”相对严重的国家。制造业比重和竞争力的下降直接导致这些国家的出口竞争力下滑,进而造成其外汇储备不足,经济增长缺少了一个重要支撑。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了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并使得制造业的地位再次受到重视,多个欧盟成员国都提出要“再工业化”。从欧盟层面和多个成员国的官方文件来看,欧洲的“再工业化”绝不是简单地依靠政府力量增加制造业比重,而是着重于加强制造业的竞争力:一是继续巩固与强化传统产业的某些环节和优势产业在技术、产品质量、品牌、环保等多方面的既有优势,二是努力在新兴技术产业的角逐中抢占制高点。
虽然出现了“去工业化”趋势,但是从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品牌、具有前瞻性的环保要素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欧盟的工业竞争力仍然是最强劲的,其工业部门获得的附加值也是全球最高的。另外,欧盟还掌握着接近50%的全球工业技术标准和产品规则。这些因素都是欧洲“再工业化”的有利条件。如果欧洲在未来若干年切实制定并执行“再工业化”战略,那么其工业优势地位势必得以巩固和加强。
本报驻外记者 李永群 刘仲华 管克江 丁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