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无法解决土地财政问题

2011年11月28日 10:3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已试点的三地的情况看,发行的地方债只占这些地方土地财政的3%-4%。况且,地方政府要指望中央政府全面开闸地方债发行,在短期内是难以做到的。

  三地试点自行发行地方债更多的只是试水意义--探索拓展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连日来,上海、广东、浙江先后发行总值超过200亿元的地方债。三地均声称,由于土地财政收入减少,通过发行地方债筹集资金将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专家认为,此举具有拓宽地方建设资金来源,解决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控制地价达到间接控制房价等诸多利好。

  不过,三地试点自行发行地方债更多的只是试水意义——探索拓展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从规模看,三地自行发债超过200亿元不算多,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例如浙江省这次发行的地方债为67亿元,而今年前10月,该省卖地收入高达2040亿元,此次发行的地方债仅占土地收入的3.28%。因此,地方发债对于保障房、基础设施建设等“花钱大户”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虽然数字是枯燥的,但却很能说明问题。以执行“限购令”的浙江台州市为例。今年该市10月份就有8宗土地流拍,而5宗成交土地总收入0.55亿元,仅占9月份卖地收入的34.4%。2010年,台州财政总收入310.62亿元,其中卖地收入250.46亿元,占80%。今年前三季度,台州全市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仅比去年同期增长4.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5.5%。

  像台州这样的城市,在各地大量存在。由于地方政府融资手段单一加重了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这也是地方政府积极发展房地产的一个动力。而且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大部分是以土地抵押贷款,很多还款主要依靠土地出让收入。如果楼市持续低迷,地方的土地出让收益继续缩水,会使土地抵押贷款的债务出现恶化。

  由于土地出让收益减少,导致地方财政吃紧,进而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运转。因此,关于地方政府楼市调控执行力度放松的传言此起彼伏。从10月份起,已见诸报端的“撞红灯”事件就有好几件。不少地方政府因土地收入减少,迫使他们停止或变相停止执行中央政府的住房“限购令”。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