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市场预计:11月CPI涨幅有望大幅收窄

2011年11月28日 10:39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期,百姓明显感觉到“菜篮子”里的菜价降了不少。去年动辄4、5元一颗的大白菜,现在1.5元就能买到。姜的价格更是难以与去年相提并论下降了不少,“超5”的鸡蛋价格也回落至每斤4元以上。物价的下降,给百姓的餐桌带来了实惠。人们更为关注的是这一势头能否继续保持下去。

  从市场的预期来看,预计11月份CPI下降的成为主流判断,并且大多数专家预计CPI涨幅下降不少,有望降至4.5%以内。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11月份CPI同比将大幅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由上月的5.5%下降到4.3%。

  国海证券预计11月CPI将大幅下降至4.4%。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姜超在“2011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高峰论坛”上表示,预计11月CPI为4.4%。

  11月CPI有望大幅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翘尾因素。鲁政委认为,本月翘尾与上月相比下降1.1至1.2个百分点。国海证券认为,11月的翘尾影响下降1个百分点,是年内最大的降幅。

  从食品价格来分析,11月食品价格仍将继续回落。此前领降的肉类和鸡蛋价格都已经释放出高峰已过的信号。

  鲁政委判断,11月食品CPI环比可能略低于10月,可能在-0.3%附近。

  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肉类、鸡蛋价格下降较快,淡水鱼价格继续大幅下跌;粮食、食用油11月前两周涨幅为年内涨幅最低的3周。总体来看,食品价格的下降拉动11月CPI继续下行。

  从非食品价格来看,鲁政委预计,11月环比可能回落至0附近。业内人士指出,房价调整趋势的开始也从另一侧面消解了非食品价格的中期上升压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显示,降价已经成为当前房屋市场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价格下降的行列,而不仅仅是此前的涨幅回落。房地产的相关上下游行业相当广泛,随着房市的遇冷,也将对原材料市场价格带来不小的波动。

  物价的回落,不仅表现在CPI,与企业成本息息相关的PPI这一个重要的物价指数也将继续回落。鲁政委预计,PPI同比较上月将会出现2个百分点左右的下降,从上月的5.0%下降到2.9%,较上月下行2.1个百分点,将创23个月内最低水平。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PPI的大幅回落,将进一步明确今后物价压力有望趋缓,因为PPI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传导至CPI。

  此前公布的PMI指数中购进价格指数的大幅回落,也反映出与之相关的PPI有望继续回落。

  从前10个月CPI的走势以及市场对11月CPI的预期来看,CPI拐点在三季度形成已成定论。这一趋势也预示着四季度CPI同比将继续呈现回落的态势。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预计,全年CPI增幅在5.5%,明年该指数增速将在4%上下。

  姜超预计通胀即将大幅回落,明年CPI增速均值在3%左右。他指出,PPI即将大幅下滑,CPI的非食品成分也会下降,其中猪肉价格在最近已出现大幅下跌。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对中国的物价走势较乐观。世行预计,未来中国的通胀问题将逐渐“消退”,但仍会维持一段时间的上涨势头。预计2011年整体的CPI水平将达到5.3%,2012年将回落至4.1%。

  通胀压力的减弱,充分显示出此前我国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效果得以继续显现,经济增速的回落也有利于通胀压力趋缓。市场普遍预计,四季度我国经济仍将继续回稳,明年这一势头仍将保持下去。

  虽然当前物价回落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不少专家也指出,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不容忽视。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中劳动力价格的提升、工资成本增加以及土地供应和土地价格的因素,都将带动物价水平的全面上涨。

  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员陆志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通胀压力有所减轻,未来也会继续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有多大,年底CPI是否会受到供需的影响,还存在不确定性。因为到年底需求会大幅提高,冬季来临蔬菜的生产和运输都会受到影响。

  从国际市场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高位徘徊。国际油价近期在每桶90美元以上徘徊,几乎接近每桶100美元,输入性通胀仍然存在。

  因此,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虽然当前新涨价因素有所回落,通胀压力减轻主要来自翘尾因素回落,但是季节性因素以及长期因素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近期CPI回落幅度可能有限。

  记者 庞东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