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当前中国经济应力求“四个平衡” 确保经济增速(2)

2011年11月30日 10:3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显然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一方面,CPI涨速明显回落,很大程度上是各项调控措施,尤其是各项行政手段作用的结果,就流动性过剩而言,通货膨胀的警钟并没有完全消除;另一方面,10月份CPI增速回落,与发达经济体全面陷入经济低迷有关,一旦发达经济体全面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矛盾又会爆发,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又会加大。同时必须注意,CPI增速回落,与我国经济增速放慢也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如何防止经济出现下行风险问题上,必须继续把防止物价上涨、防物价反弹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寻找控制物价上涨与稳定经济增长的平衡点。战略上,要纵观全局,尤其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增强政策的灵活性;战术上,要以微调为主,合理运用各项政策工具。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经济出现“硬着落”,产生大震荡。

  那么,如何避免经济出现“硬着落”呢?笔者认为,在政策工具的运用上,要改变一味运用货币政策手段的做法,尽可能地增加一些财政政策手段,积极寻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平衡。

  我们注意到,在货币政策调整方面,对小微企业实行专项金融债支持、对浙江部分银行恢复存准率等,已经体现了微调的做法。显然,这还不足以缓解目前企业资金困难、运行艰难的局面,而必须在政策上给予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更大的支持。问题是,要想明显松动货币政策,也是不现实、不可行的。因此,迫切需要增强财政政策的调控能力,发挥财政政策的调整作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减税力度。当然,减税也不能“一刀切”,而必须采取结构性减税手段。关键是减给谁,怎么减,能不能减到实处。

  毫无疑问,减税的重点是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减税的手段则是降低税率、提高起征点、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在此基础上,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这方面,建议中央能够从今年尚没有花完的财政资金以及超收收入中,腾出一部分来用于对中小企业、新兴产业、困难企业和弱势群体的补贴,既可以体现政府对企业和群众的关心,也可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果能够有效运用好财政政策手段,对缓解货币政策调整的压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基于目前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宏观数据还不能准确反映微观实际的现状,在政策的运用和调整方面,还必须积极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平衡点。因为,虽然从经济增长率、全社会利润水平、居民收入增长等看,情况还比较乐观。但是,在微观层面上,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等,与宏观经济数据所反映的情况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所以,在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时,如何实现宏观与微观的平衡,有效化解和解决微观层面的矛盾与问题,也是必须认真研究和考虑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