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应对欧债危机、考虑是不是要救援欧洲时,最基本的原则应该是先求不败,然后求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贸研究部梅新育博士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梅新育说,中国首先要致力于把自己的事办好,这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再去谈救人。从目前看,中国完全能经受住欧债危机的冲击。而且有一定余力对危机国家进行救援。但有余力救援,不等于一定应该去救援。是否要救援,首要条件要看你如何让我相信中国的救援、购买的债券不会血本无归,而且能得到应有的收益。“大国心态是要算大账,但不等于完全不算小账。”
不能对最优结果一厢情愿
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升级,国内各路专家也纷纷对中国是否要援助欧洲发表意见。一派观点认为,中国应该在合适的条件下,参与欧债危机的解决,以谋取更长远的利益。另一派观点认为,中国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现在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做好,哪有余力救助别人?在争论中,也不乏一些激烈的言论、民族主义的声音。
对此,梅新育认为,在国际经济危机问题上,中国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理所当然,但要考虑中国的这项利益和那项利益,哪个更大,怎么样取舍。
“在要不要救欧洲,怎样救的问题上,不能把最优情况当作我们决策的基础,一厢情愿地以为我们自己单方面可以达到最优的局面。”梅新育强调,欧洲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是重要的外商投资的来源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技术进口的来源地。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欧洲答应中国合理的救援条件,中国帮助欧洲稳住阵脚。但是这样一个最优结果,不是我们单方面就能决定的。如果欧洲不肯满足中国合理的条件,欧洲没有表现出实现经济较快复苏、偿还债务的能力,以及团结一心共度难关的意志、凝聚力,那我们怎么办?中国就不可能把自己的钱借给他们,任由这些钱打水漂。“如果最优结果无法实现,我们只能追求次优,明哲保身。”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