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梅新育:应对欧债危机中国需考虑救助的应得收益(2)

2011年12月01日 07:3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梅新育说,中国综合经济实力世界第二,需要越来越多地在境外投入和展现力量,越来越多地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这是一个总体趋势。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有无限的资源可以用在外部世界。投入资源必须考虑它是不是派了最好的用场。因为我们拥有的每一分资源归根结底都是国民血汗,不能不仔细盘算。

  这是对中国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中国有资源提供公共产品,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这些资源不能浪费,要用到效率最高的地方。“好比一国政府制定的财政政策必须精打细算,把钱用到效率最高的地方,不能‘会哭的孩子多吃糖’。如果这样,即使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了公共产品也是对国际社会不负责任。”

  “更何况一些国家集团,一方面把中国当最大的竞争对手、百般遏制;一方面出现危机了,又希望中国救援。只希望享受、利用中国资源,不希望接受中国必要的监督和条件。这样,我们能接受吗?”梅新育说,“这个世界是充满竞争的世界,我们考虑问题时不敢忘记这一点。忘记这一点就是对国家不负责任。‘让世界充满爱’这样的话可以让歌手唱,但对研究国际问题的人和决策者来说,以为‘世界充满爱’已经是现实而不仅仅是良好愿望,或者按这种心态思考问题做决策,那是渎职。”

  与欧盟谈判应坚持哪些条件

  梅新育认为,谈到要不要援助欧洲,怎样救援欧洲,就需要谈判。救援欧洲、购买欧债最基本的原则,是欧洲要让中国相信其偿还能力。在保证偿还能力的基础上,再附加旨在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或是改善外部经济环境的条件。比如市场经济地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发言权等等。但这些附加条件,要根据情况,能拿到多少是多少,而前边的基本条件一点不能少。现在的问题是,在基本条件这方面欧洲人的表现不让人放心。

  “中国历史书上有这么一段话,‘宋人议论未定,而金兵已渡河’。宋朝的文官们还在争论不休时,金兵已渡过黄河,直逼东京汴梁城下。现在的问题是欧盟应对危机的动员能力不足。如果把危机比作金兵,欧洲人现在还在议论不休,而危机已经一次次渡过了黄河,愈演愈烈。”梅新育说,这让人很难相信其能很快摆脱危机,重新走向复苏,进而保证债券的偿还能力。其次,欧债危机说到底是寅吃卯粮、透支未来的高福利生活方式不可持续。要想保证经济走向可持续的复苏,要想财政状况缓解,债务有长久的偿还能力,需要经历非常痛苦的脱胎换骨式的变革,但在这方面没看到欧洲人的凝聚与共识,也没看到欧洲人普遍地表现出承受痛苦的意志和毅力。这与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东亚国家表现出来的凝聚力以及动员能力相差甚远。其实,如果欧洲能让我们相信它的偿还能力,表现出进行脱胎换骨的意志和社会凝聚力,那么中国比较大幅度地增持欧债,是改善中国对外资产结构的一个方法、出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