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人们因“国门大开”为农业捏了一把汗;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基本形成农业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通过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我们一头牛可以产生相当于一台中等排气量汽车的价值。”吉林省长春皓月集团董事长丛连彪说,集团年出口额从2001年的150万美元飙升至2010年的3300万美元,出口21个国家和地区,是亚洲最大的牛肉生产出口基地。
春皓月集团是中国农业加入世贸组织十年后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间,中国严格按照入世承诺大幅开放了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贸易额由2001年的279.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19.6亿美元,增长3.4倍,年均增幅17.8%,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
农业曾经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难点之一,也是对外开放影响预期最悲观的产业之一。农产品关税水平降至15.2%,是世界农产品关税水平的1/4,使中国小规模农业直接面对来自国外的激烈竞争。
中国部分农产品新增需求市场被进口过度挤占,生产受到挤压,大豆自给率只有22%左右,棉花自给率维持在70%左右,同时,农产品“买难”、“卖难”经常交替发生,一些农产品价格受到抑制和打压,产业发展动力削弱。
“受自然资源禀赋限制,中国依靠自给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宇说,“如果自给是为保障安全,那么进口则可以提高效率,使我们腾出有限的资源发展优势品种,充分释放农业生产的活力。”
十年间,中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初步形成了特色、优质、安全、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在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自给的同时,适度增加资源性农产品进口,缓解了中国农业资源紧张的压力。
据统计,20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489亿美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203.6%,年均增长13.1%,农产品进口总额从2001年的11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719亿美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就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持物价稳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促进双边经济贸易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江帆表示。
目前,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比例仍在增加,美国、欧盟等国保留了大量农业补贴,并不断提高进口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增加国外技术壁垒。不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使中国农产品出口将面临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
反观国内,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大规模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生产出现劳动力短缺;生产资料涨价、工资水平提高,导致农业成本上升;耕地、水资源制约增强,使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突出。
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王鹰认为,中国需牢牢把握世界农业发展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趋势,在遵循多双边规则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合理保护,创新支持和保护政策,形成既符合国际规则又反映中国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10年的开放历程,使中国农业基本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农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
(记者 董峻 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