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周为民:改革不彻底阻碍民营企业“走出去”

2011年12月09日 11: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周为民:改革不彻底阻碍民营企业“走出去”
图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为民。(资料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孔任远) 中国加入WTO已届十年。十年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十五”规划纲要。一般认为,中国入世十年来,经济在世界上逐渐取得强势地位,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为民也指出,目前来看,市场化改革不彻底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阻碍。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678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41%。有机构预测,这一数字将在未来3至5年内翻一倍。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已突破3000亿美元。中国对外投资已跃居世界第五位,有媒体预言,按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速度,中国不久有望成为资本输出国。而根据2010年商务部数据,民营企业在中国对外投资统计上的比例只占5%~7% 。

  周为民认为,目前来看,民营企业“走出去”并不容易。“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体制不完善,民营企业在融资、税费、市场准入方面,的确面临很多问题。这是市场化改革中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这就意味着大量的民营企业面临转型的问题。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遇到的新问题。”

  周为民告诉记者,企业海外投资本身就存在较高风险。有统计显示,只有1/6的亚洲上市公司在“走出去”的5年之后有盈利的记录。“民营企业‘走出去’需要面对发展方向、融资、熟悉所在国家的法律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应对。”周为民说。

  他坦言,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对民营实体经济产生有效的激励,不利于民营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综合竞争力的形成,恰恰取决于民间经济的长足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最具有实质性的成就表现在民营企业的成长上。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就缺乏基础。”

  而一直以来,民营经济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周为民说:“多年来,当宏观政策扩张的时候,主要扩张的是国有企业,而一旦需要收缩的时候,首先打压民营经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曾评价这种“对民营企业的政策不可预期、缺乏稳定性”的局面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尽管中央强调支持民间经济成长,并出台了很多条文,但没有实际起作用。”周为民告诉记者,由于在国内市场的这种“不安全”,许多民营企业家选择移民海外以确保资产安全。“我不希望中国的民营企业再以有钱人移民的方式,以大规模资金转移的方式‘走出去’了。要从体制上找问题。”

  改变这一局面,周为民认为,思维的转变,突破意识形态的禁锢非常重要。“不要以为利用垄断的方式把国企做大,就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不要想只有国有企业才是执政基础,才是经济安全的保障。体制改革总是跟不上,很难真正有效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