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12月11日电 题:德国外商眼中的“中国速度”
作者 强薇
对如今担任德国博西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魏博来说,中国加入WTO的消息甚至来得有些晚了。
10年前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但来华工作已近8年的德国人魏博却处之淡然。他说:“中国已经在开放市场的路上了,入世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他认为,从未见过另外一个国家像中国这么快地开放自己的市场。中国入世10年来的飞速发展只是对魏博眼中“中国速度”的一个注脚。
魏博对“中国速度”的最初认识远远早于他第一次来华工作。1982年,济南市政府邀请在当地学习、工作的外国友人参加国庆活动,当时刚到中国留学的魏博也在受邀之列。当时的山东省省长在会见他们时表示,“十一”后将取消人民公社制度,从此农民的东西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一星期后,魏博就在济南市的百货大楼门口看到农民在吆喝着卖蔬菜水果了。“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改变一项制度?”来自西方的魏博对此感到震惊。而此后在中国长达17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感觉:“这是中国非常好的一点。”
对“中国速度”,魏博有他自己的理解:“中国变化得太快,以致立法或修改法律的速度总是稍稍滞后。但中国人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魏博仍然保留着刚开始时的那本厚厚的外商投资法,“1982年,中国就已经颁布了外商投资法,但因当时的法律制度不是很透明,外资公司来中国投资仍然有法律风险。”合资、独资、合作……不同的投资方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法律规定,这让刚刚来到中国的外商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但很快,中国各地对外商投资的政策就变得清晰起来。
魏博曾在江苏无锡工作过5年,那里的工业园区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无锡一切都按国家的规定来。当地的政府从开始就很透明,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各项政策,告诉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很透明、简单。”在海关,魏博也感觉到了巨大的变化,“1994年、1995年,进口一批自动化的设备,从设备运抵上海口岸起,到最后通过南京海关,至少要一个星期。”魏博说,“现在,整个通关过程一天的时间也不用,甚至可以让货物先进来再补办手续。”
不仅是中国制度改革的速度出乎魏博的意料,中国市场发展的速度也给外商企业同时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人才培养、技术革新、品牌建设等各个层面与他们展开竞争。“中国家电企业开发产品的速度很快,”魏博对自己的中国同行并不吝惜夸奖,“虽然一开始博西在产品研发上处于领先地位,但现在也要投入许多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才能保持住既有的市场份额。”
魏博看好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前景,他甚至不无担心地揣测着,这也许将成为欧洲人烦恼的问题。(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