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加大 促增长与控通胀的平衡之道
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发达经济体相继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大增,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新兴经济体资产泡沫化和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此外,主要新兴经济体为应对危机采取的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也推升了通胀预期。
专家表示,随着金融危机向债务危机推移,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外部风险进一步加大。债务困局以及欧美脆弱的银行体系既能使发达国家再次陷入衰退,也会通过国际贸易和金融等渠道严重威胁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与稳定。新兴经济体在促增长和控通胀之间寻求平衡需更加谨慎。
临近年末,根据内外形势变化,主要新兴经济体宏观调控基调出现转向,从抑制通胀逐渐转向促进增长。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CPI和PPI同比升幅明显回落,环比双双转负。中国人民银行11月底宣布,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分析人士指出,在外需不稳、经济增速放缓以及通胀压力趋弱的形势下,央行下调准备金率释放出稳增长的信号。
为抑制流动性过剩给通胀造成过大压力,俄罗斯央行在今年2月和4月两次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此后将基准利率保持在8.25%不变。俄央行表示,对于平衡通胀风险和经济增长放缓风险而言,目前利率水平合适。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今年俄罗斯消费价格指数累计升幅为5.7%。俄罗斯官方已将今年通胀预期从此前的6.5%至7%下调到6.2%至6.5%。
巴西政府今年宏观调控转向明显,由上半年抑制经济过热转变为下半年刺激经济增长。从年初开始,巴西政府通过大幅削减财政预算、加息以及对大额消费贷款征收金融交易税来抑制通胀。但从8月底开始,巴西央行连续3次降息。此外,政府还在年底推出一揽子刺激经济措施。
印度和南非两国则双双面临滞胀风险。今年前10个月,印度批发价格指数升幅均介于9%至10%之间,通胀已从食品领域转至能源和工业领域。应对通胀成为政府和央行主要政策目标。今年年初以来,南非通货膨胀率逐月上升,10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升幅达6%。
滞胀之虞令印度和南非货币政策决策者陷入两难。对宏观决策有重要影响力的印度联合工商会呼吁印度央行降息以抵御外部不利因素冲击。印度央行行长苏巴拉奥日前表示,银行系统目前面临流动性不足,央行将根据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缓解。印度货币政策转向露出端倪。南非央行行长马库斯说,目前通胀为成本推动型,加息不利于解决问题。分析人士预计,南非央行在明年1月的议息会议上将继续维持5.5%的最低利率不变。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