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网站近日发出通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正组织开展“地沟油”检测方法研究与论证工作,并向社会征集检测方法。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曾表示,目前征集到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特异性不强。根据通告,此次征集将于12月31日结束。 (据《新京报》12月14日)
调侃
检测成功可参评诺贝尔化学奖
@玄小霄:可不可以理解成为官方声明:高手在民间,我们已经尽力了?
@珠海检察:如果是有奖征集的话效果应该更好。
@张晓鹏_:应该加个条件,检测成功者“保送”诺贝尔化学奖。
@正义的趟子手:哥是学化学的,一直为自己学无所成而羞愧,现在,哥感到很欣慰。
@却如此难以忘记:现在的地沟油越来越好了,专家根本检测不出来。
@恩诚V博:地沟油让更多的人回到了家里的饭桌上,促进了家庭和谐。
@大乔三班的馒头:如果可以,去问科技部吧!
@昵称待定的微博:果然验证高手在民间。像古装戏啊:太医束手无策,喜来乐略施小技。
专题整理:丫丫
发问 “砖”家都哪去了?
@WILSON__FU:各大‘所’啊‘院’啊的哪儿去了?那些经常出入各电视台的‘砖家’们哪儿去了?
@维洛溶溶:专家表示肌无力!
@尹香武_半求:专业的问题推给老百姓,这是不作为。
@沙漠中的甲壳虫:也就是说卫生部目前从技术上无法确定我们每天吃的是什么油,这么可怕?
建议 政府应出资收泔水
@思想皇帝的新家:我觉得国家这样治理根本是浪费资源,是一种纯方法。众所周知,地沟油的源头是酒店里出来的,所以我们只要管住源头,设立专门的公司进行源头收购再制成。
@木子梳:应该政府出资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泔水统一处理,让生产地沟油无利可图,也就能彻底杜绝了。
质疑
别完全陷入“技术性依赖”
此前征集到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案,均以“失败”告终。这次再次公开征集检测方法,在让人再次充满希望与寄托之时,也有了一丝担忧:如果地沟油检测方法一直难以攻克,难不成我们要一直吃地沟油?换言之,我们担心,地沟油检测办法成了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检测地沟油是世界难题,我们也无能为力。类似的卸责辩词,我们早就见过,而在地沟油检测方法出来之前,谁又能担保相关部门不会这样推卸责任呢?
地沟油是一种社会公害,但要治理,并不完全是技术上的难题。比如德国,每一桶泔水都有一张“身份证”,餐厅必须跟政府签订回收合同;而在英国,餐厅后厨的餐厨废油,定期运往政府指定的加工厂进行处理……很多人问,为何外国没有地沟油,从这些现实案例我们看到,人家早在源头预防,一切尽扼杀在萌芽之中,又哪来的地沟油,又何须进行地沟油检测呢?
这般做法,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即便地沟油检测方法一直都出不来,我们同样也可以作为,也可以将地沟油“扼杀”。我们未必非得跟地沟油检测较真,但我们可以从源头上治理。而管理好餐厨垃圾的去向,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减少食品安全危害事件发生的一种有效手段,地沟油治理同样如此。
故而,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这个可以有,但不能是这“单兵突击”,我们不能完全陷入“技术依赖症”。 □龙敏飞(媒体人)
明辨
地沟油泛滥乃管理失职
地沟油检测难,并不代表地沟油一定会泛滥上市。禁绝地沟油,“管理”为主检测为辅,在检测缺乏规范方法的时候,应强化管理手段;反过来说,地沟油充斥于市场之中,所折射出来的管理缺位和制度漏洞是无法回避的。
当然,向社会征集检测地沟油方法和建议的态度,自然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地沟油检测带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科技含量,这说明非专业的机构或者个人很难提出真正有效的方检测方法,地沟油检测问题终归还是一个需要有关部门组织研究的技术课题,指望社会拿“方法”,其实不太靠谱。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就好像是医生遇到疑难杂症就向社会征求“药方”一样古怪和吊诡。医生都治不了的病,群众还能有啥好办法?即便征集到一些“法子”,也很难会有效力。卫生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目前征集到的5种方法被先后“放弃”,大抵就是这个原因。第一次征集失败,再次征集,结果恐怕也未必理想。与其让专家们把时间、精力和财力浪费到社会方法的审核试验上,倒不如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攻关,尽早攻克这一检测难题。
□陈一舟(职员)
本报资料图
丫丫、龙敏飞、陈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