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情形下,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性成果,也是我国生产市场、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结果。”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教授刘俊海说。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对此,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还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实体经济举步维艰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实体经济的发展都面临着一些困境。按照工信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解释,实体经济主要指农业、制造业以及传统服务业等领域。
“钱不好赚啊,订单大幅下滑,成本却不断上升。这种形势已经维持快一年了。”前不久,《法制日报》记者在浙江省金华市采访时,当地一家专门制造五金器材的私营企业老板陈明对记者说。
陈明认为,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资金成本增加三大原因直接导致实体经济出现微利局面,而订单减少、出口萎缩、企业税赋较重等因素,也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搞实业的人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陈明说,第一个就是来自于高利贷也就是投资经济侵入的风险。
“在搞实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没钱也就是资金链吃紧的时候,很多时候,从银行这样的正规渠道弄到钱不仅难而且时间长,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根本拖不起,于是很多中小企业就去借高利贷,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一下子就被套牢了,利滚利根本无法将债务还上。能够放得起高利贷的人通常不仅有钱而且有背景,最后的结果就是整个企业都被放高利贷者侵吞。”陈明说。
此外,发展实体经济还有一大风险来源,就是各种天灾人祸。
陈明说,前不久,他堆放货物的仓库发生了一起火灾,一下就损失了将近1000万元的货物,他几乎倾家荡产。后来,消防部门对这起火灾鉴定为“原因不明”。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陈飞翔教授认为,炒作之风之所以愈演愈烈,实体经济之所以萎靡不振,有两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利益结构扭曲,导致资源配置明显失衡。”陈飞翔说,近年来,以房地产行业为例,相对于房地产泡沫带来的暴利,任何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都显得很低,这直接诱使各种类型的企业都竭力挤进房地产市场,结果不断加剧整个经济结构的失衡。而疯狂的高利贷吸引社会资金流入,人为加剧了资金供求关系的紧张,直接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和生产的成本。“有人认为,是实体经济部门的机会不足才导致投机泛滥。这一说法相当荒谬,要知道,无论什么实业都不能满足一味追逐货币的投机者的贪欲,实际情况恰恰是—— 一个地方投机泛滥,实体经济才走向萎缩”。
陈飞翔说,实体经济不振的第二个原因在于价值观念扭曲,造成部分民众失去理性。房地产市场的严重泡沫、高利贷的严重引诱,使得“一夜暴富”成为不少人的追求,勤劳致富等传统美德成了被嘲讽的对象。从现实生活中不难观察到,资产市场上的泡沫明显加重了民众的浮躁心理。炒房、炒金、炒红木、炒文物等,各种炒作之风盛行,而自主技术创新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民间渐渐少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