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厉以宁:改革二次分配 让农民敢花钱

2011年12月26日 11:04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经济学界,有这样一位学者。他以30载韶华去推动中国的股份制改革,使这一概念从构想到现实,从鲜为人知到深入人心,于是“厉股份”几乎人尽皆知;随后,他又致力于民营企业、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自称“厉三农”,为农村土地流转奔走呼吁。在近日召开的亚洲财富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城乡保障一体化可拉动内需

  厉以宁认为,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缓慢,是改革开放30年中遗憾的事情之一。1986年,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课题报告中,厉以宁就写到“教育的不平等引起就业不平等,就业不平等引起收入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引起生活不平等,导致下一代又不平等”,历经15年,二次分配体制改革依旧是他关注的课题。

  本报记者:在社会体制中,二次分配被认为是解决收入差距的最佳途径,现在国内的二次分配体制是否成功拉近了城乡收入差距?

  厉以宁:解决收入差距当然要靠二次分配。按照经济学理论,初次分配是市场调节下的分配,一次分配不足,要靠二次分配来补。但根据部分区域的调查显示,一次分配后城市和乡村的收入差距是2.9:1,二次分配后达到3.4:1。在中国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下,二次分配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你看城市里现在一般都能做到公费医疗,而农民合作医疗就做不到;教育资源城市里又好又多,农村相对就少。所以二次分配当前解决不了社会收入差别的问题,甚至存在扩大社会收入差别的现象。于是就形成了当前中国出现的一些现象,如社会阶层凝固化,职业变成父子相承。

  本报记者:在您看来,社会阶层凝固化等社会问题,能否通过二次分配改革来打破?其改革重点又在哪?

  厉以宁:二次分配当然要改革,当前的重要问题是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大家都有身份证,应该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这一点对提高内需是重要的,但更要紧的是解决了低收入者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障如果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大家就不用为孩子上学担忧、为房子担忧、为养老担忧,消费就会扩大,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所以,当前要提高内需,就必须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做到城乡保障一体化。

  如何走出投资“冲动怪圈”

  厉以宁认为,投资的“冲动怪圈”长期在中国存在。一旦经济出现滑坡,就增加投资,利用投资带动增长,渡过经济增长滑坡难关。但其结果会导致投资过热,然后开始实行紧缩政策,但这样一来企业受不了,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于是投资再启动。“这样一种怪圈周而复始,不止一次。”

  本报记者:如果这种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不是最好选择,那么中国要靠什么拉动经济增长?如果要转变,要先从哪里进行突破?

  厉以宁:要想改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冲动怪圈”,就要扩大内需;要扩大内需,就要保证二次分配合理;要保证二次分配合理,就要加强对农村的投入,让农民敢花钱并且有资本赚钱;要保证农民有资本赚钱,就要对农村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

  现在中国经济到了转变以投资为主的发展方式的时候。我们要先过渡到消费与投资并重的阶段,然后再以消费为主,扩大内需。

  目前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在于三个资本概念的问题。第一个资本概念是物质资本。增加收入,首先是靠物质资本的投入。第二个资本概念是人力资本,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经验、智慧这些都构成了人力资本。第三种资本概念叫社会资本,这与我们现在报纸上所谈的社会资本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现在报纸上所说的社会资本指的是民间资本,民间资本也可以说是社会资本,但与真正经济学理论中的社会资本不是一个概念。社会资本是一个无形资本,就是社会关系、人际交往。比如广东、浙江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利用的就是社会资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