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2011:关于中国经济的五大妄测(3)

2011年12月29日 09:3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妄测之四:中国基础设施投资过度

  “没有人影的城镇,空空荡荡的机场,不知通向何处的高速公路……”这是2011年批评中国基础设施投资过度的学者们惯常用的描述。但通宵排队购买火车票的中国百姓可能不会赞同,在运输途中常常遭遇堵车数天的运煤车司机也不会赞同。更客观的说法可能是: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投向和速度可能需要调整,但总体上远远没有达到过剩的地步。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外需日趋疲软,中国政府被迫推出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从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内需的角度避免经济遭受重创。这些钱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就是个例子。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功不可没,但与长远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尤其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服务类基础设施。

  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明年投资计划时,已经将铁路等基建项目投资进行了适当压缩。投资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将是未来中国政府所特别强调的。

  妄测之五:地方政府债务将压垮中国经济

  2011年,地方政府债务被列为与房地产并列的可能把中国基建拉下水的危险因素。实际上这也确实是一个值得中国政府十分警惕的问题,但它还远远没有严重到压垮中国经济的地步。

  首先,大约10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并没有超出偿债能力。审计署的数据显示,至2010年底,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如果按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全部转化为政府偿债责任计算,债务率为70.45%。很多专家已经用有说服力的数据分析支持了这一观点。

  其次,横向比较的话,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债务占GDP的比重都远远高于中国,如美国已逼近100%,日本债务已达GDP的两倍多。而根据中国银行今年10月份发布的测算,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仅为43.69%,风险完全处于可控范围内。

  回顾一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西方舆论贴给中国的标签不是“崩溃论”就是“威胁论”。当中国经济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便极言一个强大的中国会给世界造成严重威胁;而当遇上困难时,就认为中国行将崩溃。说白了,若不是心存叵测,那就是对中国缺乏了解惹的祸。

  一些频频就中国话题发布言论的学者有的根本就没有到过中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现行的体制毫不了解,难免得出虚妄的结论;而有的专家本身就被偏见所左右,更不可能有客观公正的判断;更有一些隐身于知名投行的经济学家,凭借本身的影响力在中国市场上唱空做多或唱多做空,以此牟利,已经被多次揭露出来。长此以往,他们的信誉和影响力在中国恐怕难有市场。

    记者徐兴堂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