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欧债危机前景对中国宏调的影响(2)

2011年12月30日 09:06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欧债危机会否拖累中国经济呢?仅从对欧贸易考虑,问题不大。原因是中国出口欧洲的商品大多数是日用品,且价廉物美,欧洲老百姓收入越是下降,对中国货的依赖将越强。问题是,欧洲领导人会不会向中国等新兴国家转嫁危机——更多地挥舞贸易保护大棒——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极大。从这个角度分析,中欧贸易关系是否能够保持正常,更多地取决于中国是否有钱,能从欧洲更多地购买商品,比如汽车零配件和高端设备等。而中国是否有钱,关键要看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实现平稳增长。只要中国进口持续增加,欧洲就没有道理为难中国。

  中国有钱,这几乎是全世界的共识,2012年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正是基于有钱。但我仅持谨慎乐观,因为从数据分析,我国今年财政收入实际是逐季回落的,上半年增幅曾达到31.2%,到9月底时,我们还很乐观地认为,今年财政收入可达十万亿,但到10月财政收入增长只有16.9%,增幅回落近一半,11月增长只有10.6%,出现快速回落,而进入12月,有些(收入)项目甚至已出现负增长征兆。如果考虑到年末中央财政还将大量拨款弥补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亏空,今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并不乐观——远低于预期。据此分析,明年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恐怕要发债。

  与其靠大量发债,不如实行灵活的货币政策,两条腿走路。最近,国家领导人谈到明年宏观调控的“十二字方针”,即“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将“稳增长”一词放在明年经济工作指导方针的第一位,意味深远。

  要实现“稳增长”必须对当前经济形势有清醒的认识。据我调查,进入四季度后,相当数量的企业盈利能力如断崖般下滑,因此必然导致财政收入的大幅下滑。而企业盈利下滑的主因是什么呢?不是财政支持不够,而是“货币流动性过紧”。因此,唯有适时适度地释放流动性才能激活企业活力,提高开工率和就业率,使被流动性困扰的企业扭亏为盈。企业有活力,国家财政收入才能实现平稳增长,这可能是近期宏观调控效果的最主要关注点。“稳增长”的第一位目标是实现实体经济的平稳增长,而关键点恐怕还要看财政收入是否能够“稳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政策的着力点必然改变。因此预计,年底所有关于流动性是否需要尽快预调微调的争论都将休矣,我们很快就能看清:稳增长不仅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也需要灵活的货币政策。(何志成)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