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长期问题正在凸现。一是世界经济疲软并可能长期低迷,贸易顺差下滑还将持续,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扩大内需更显重要;二是工资成本上升速度较快,不仅使低成本制造的竞争优势受到挑战,而且因比价关系调整,将致使CPI呈现结构性上涨的特点;三是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人口抚养比正在发生变化,不仅意味着社会抚养成本上升,而且有可能因此引发储蓄率的下降,进而使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四是资源能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更加明显,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更为迫切。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说,这些问题表明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条件已发生了迥然于前30年的新变化,中国经济因此而步入转折期,过去那种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将很难持续,GDP增速还有进一步回落的态势。与此同时,CPI也不会再呈现过去年均2%左右的和缓态势,将会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曹远征表示,当前全球经济事实上正处于政策刺激效应衰减过程中的疲弱复苏阶段,并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泥潭中完全走出。政策效应衰减、根本性问题依然存在和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使全球经济近期处于低速增长状态,全球经济的复苏依然曲折、艰难和复杂。
在此背景下,市场对财政政策寄予了厚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通胀见顶回落,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向稳增长,财政政策在"稳中求进"中应有更大担当。据悉,政策已经局部松动,市场预计,未来中性偏宽松仍是主要方向。但业内人士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不是全面铺开,而是定向宽松,所以寻找政策支持的行业和领域十分重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说:"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明年出口动力较弱,投资需要培养新的增长点,消费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不过,扩大消费目前还面临很多制约。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速没有实现与GDP增速同步。同时,消费的扩大,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作为依托。"
因此,巴曙松建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可以更多围绕民生加大投入,强化政府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责,减少消费者后顾之忧,以此带动消费需求。
业内人士还预计,财政将填补薄弱行业和薄弱领域的投资欠账,如智能电网、通讯设备、水利、核电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将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的战略突破口,必然会成为政策和资金倾斜的重点。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望获得产业政策支持。"
"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减税让企业和老百姓敢于去消费、投资,有更多的积极因素来促进,让市场化因素来发挥主动性,以此来刺激经济增长。"业内人士表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这意味着结构性减税或将成为明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