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月CPI涨幅创15月新低 今年物价将有较大回落

2012年01月13日 08:1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公布,去年12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1%,该数据创下15个月新低。曾让人提心吊胆、一直在高位运行的CPI,在去年7月份时曾达到6.5%,如今,其收官低走让市场稍稍松了一口气。但CPI全年涨幅仍在高位,为5.4%,超过了政府4%的目标。

  上涨压力仍来自食品

  CPI自去年7月见顶后开始逐步回落,其中10月和11月呈快速回落态势,11月CPI为4.2%,而12月下行速度较前期明显放缓。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12月CPI同比增速下行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的翘尾因素消失,新涨价因素为4.1个百分点。同时,受节假日季节性因素影响,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2个百分点,而非食品价格继续呈下行态势。但从运行周期的角度来看,CPI涨幅放缓的趋势并未改变。

  对于CPI连续回落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士指出,是宏观经济减速造成需求压力放缓,流动性紧缩减轻物价上涨的资金压力,食品价格涨幅回落以及翘尾因素影响逐步消失。

  12月份物价上涨压力仍来自食品,当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9.1%,拉动CPI上涨2.8个百分点左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告诉本报记者,这说明我国物价上涨原因主要不是货币原因,而是经济原因;主要不是需求总量过大,而是供给结构有问题。今年的货币信贷政策应做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操作,而非简单的总量性操作。

  今年CPI将呈“探底慢回”

  虽然物价上涨增幅回落,但2011年全年CPI涨幅为5.4%,仍处于高水平,远超过政府4%的控制目标。究其原因,连平指出,主要是去年食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致。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去年全年CPI数据大大超过年初4%的目标,货币发行过多或为主要原因。此外,全年未出现物价拐点也造成了该数据的高企。

  对于2012年的物价走势,市场持乐观态度。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1月份CPI可能与12月份基本持平或小幅反弹,但2月份之后就会快速下降,预计年中探底,整个2012年的CPI将呈现一个“探底慢回”的状态。

  连平认为,2012年我国物价涨幅将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回落,原因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趋势可能延续。未来国内外原材料成本将持续下降;国内制造业PMI指数与工业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速下降表明生产需求普遍回落、经济增速将放缓,抑制物价上涨。二是前期政府调控措施逐渐起效。2011年月货币供应量M2、M1累计增速降至13.6%和7.9%,处于最近十多年来的历史低位,并且2012年货币政策全面宽松的可能性较小,前期货币紧缩效应时滞较长,至少将影响2012年上半年。再加上前期政府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农产品流通的政策措施逐步起效,物价上行压力已得到有效缓解。三是未来农产品价格趋稳下行的可能性较大。预计2012年国际粮价同比持续下行,国内粮价可能继续维稳,猪肉价格涨幅将进入周期性回落通道。四是2012年CPI翘尾因素较2011年将减少约1.4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可能适当放松

  2012年CPI全年涨幅将是多少呢?连平预计,2012年CPI同比涨幅为2.7%—3.3%,均值在3%左右,并呈现前三个季度持续下降、第四季度略有回升的走势。

  但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观点。著名学者曹凤岐称,今年国内和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很多,不能指望物价下降多少,相反还有反弹的可能。今年全年控制物价的任务仍然比较重。

  连平指出,尽管整体物价水平将下行,但结构性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首先,产业结构调整阶段PPI下降幅度将高于CPI,农业生产成本略有升幅将导致农产品价格小幅上升;其次,国内外经济可能在2012年底复苏,抬高大宗商品价格;第三,资源品及资源服务价格改革措施将在通胀下行阶段深入推进,缓慢推高中长期物价水平;最后,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缓慢上升的中长期通胀压力持续。

  连平预计,2011年货币政策总体基调稳健,但实际操作则经历了从稳中偏紧、审慎平衡到适时微调的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2012年货币政策总体上较2011年适当放松,并呈现出灵活平衡、前瞻把握和针对举措三个显著特征。

  本报记者 罗 兰

【编辑:王晔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