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讨薪”凸显谁的无力
近日,某公司一名总经理从北京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时,受到了30名农民工的特别接待。这些农民工为了接机,从早上到午后,手捧鲜花、拉着“欢迎老总回来给我们发工资”的横幅守了近5个小时。这么做,只是为了希望能早日要回被拖欠的工钱。(据《生活新报》)
不得不说,西安这些讨薪无着的农民工兄弟,真的很有一种“讨薪创意”———人家往往义愤填膺地讨要工资,他们则是出人意料地拉出“欢迎老总回来”的横幅,又是机场迎接,又是鲜花相送,直把涉事老总搞得尴尬不已、哭笑不得。
“横幅讨薪”设置成“喜剧模式”,其实却透出了被欠薪民工的无奈和悲凉。这些年来,为了拿到本该属于自己的被欠工资,农民工们可谓绞尽脑汁、“百花齐放”地弄出了许多“生动场面”。譬如2005年11月,为了给瘫痪的儿子讨回血汗钱,一名五旬男子在重庆解放碑闹市裸体讨薪;2010年10月,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景区入口处,30多名农民工围在一尊河神塑像前跪拜祈求河神显灵,助他们拿到被拖欠的工钱……农民工兄弟花样百出的“讨薪创意”,无非是想通过社会公众的“少见多怪”,来间接实现欠薪遭遇的广受关注,加快讨回工资的时间和速度。
几乎真的是一种屡试不爽的“讨薪秘诀”———但凡“创意”独到、媒体报道的欠薪事件,因着事实的曝光和网友的围观,常常总能起到极其明显的解决效果。以发生在西安咸阳机场的横幅欢迎“老总回来发工资”一幕而言,我就对那些农民工下步能够顺利拿到被欠之薪,抱有很大信心。原因只有一条:围观的力量是巨大的。
“横幅讨薪”其实更像是一种“新闻讨薪”。但是,转念一想,这又凸显了谁的无力呢?就欠薪事件的涉及者来说,也许有种种的内幕和纠缠不便明说,但毫无疑问,促使农民工们上演起一幕幕的讨薪“闹剧”或“喜剧”,则肯定是通过某些正常管道的维权不畅和不易,甚至是不抱希望所致。从这一角度来说,民间多一次“创意讨薪”的如愿以偿,何尝不是对那些负有监管之责者的嘲讽和批评?
司马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