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000买别墅开宝马 理财经理诈骗3600万(2)
40多个熟人掉进“高收益”陷阱
也有不少人对这个产品的安全性提出过疑问。对此,何丽解释说绝对安全。之所以发售这样一支“内部理财产品”,是因为证券公司最近接到了一个大项目,是某央企的融资项目,收益率绝对可以保证。另外,所谓“内部理财产品”就是专供给内部员工的,证券公司也就是将其当做福利发的。于是,熟人们如同上文提到的王老太一样,纷纷将大笔资金送到何丽手上。为了便于开展“业务”,何丽找到了自己的一个债主,让他帮自己刻一个假公章,而这个债主为了快些拿到何丽的欠款,立即就答应了。据玄武警方调查,截至案发,有40余人购买了这一虚构的理财产品。大部分是何丽以前的同事,多为下岗工人、退休老人等,涉案金额达3600多万元。
三年来,何丽为了圆一个谎,又编织了无数更大的谎,将受害人成功蒙在鼓里。为了防止受害人去公司打听,何丽称“内部”理财产品是问不到的。她还故作神秘地说,自己把收益这么高的“内部产品”拿出来卖,操作上有瑕疵,所以千万别把事情搞“漏”,否则大家都没好处。于是,自以为得计的受害人们纷纷三缄其口,期望着“闷声发大财”。而由于何丽资金量很大,所以她可以轻松地拆东墙补西墙,兑付高额回报。
殷虎告诉记者,何丽虚构的理财产品有半年期、八个月期、一年期等多种,产品到期时,她会主动联系受害人询问是继续持有还是套现或者取息。如果受害人要求套现或者取息,何丽都会很快将相应的钱打进受害人账户。而由于何丽的“诚信”,所以不少受害人在产品到期后选择了追加和继续持有。此外,何丽还时不时给受害人送上一些小礼品、礼金券等,美其名曰是证券公司给大客户的奖励。
为应付受害人,找人冒充证券公司经理
何丽也遇到过难对付的受害人。张倩是个小老板,手上有不少资金。早年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跟何丽相识,对于何丽的服务一直赞不绝口。何丽在推出这一虚假理财产品后,张倩陆续向其中投入了2000多万。虽然对何丽信任有加,但是投入这么多钱,张倩还是不放心,便要求何丽安排她与证券公司负责人见面。这也难不倒何丽。她告诉张倩,她会安排一个饭局,让张倩和公司负责人一起吃顿饭。不过,老总比较忙,不会呆太长时间。不久后的一天晚上,何丽带张倩到了南京一家高档餐馆,点了一桌价格不菲的菜肴。到了约定的时间,来了一名男子,何丽介绍这是公司的姚总,双方寒暄几句了,吃了点菜后,姚总便以还有其他应酬为名先走了。
事实上,所谓的姚总是何丽找人假扮的,并关照他少说话,坐一会儿就走。办案民警介绍,何丽正是通过这些手段维持着骗局,如果不是证券公司发现了她的假合同,她只要资金链不断,还会让更多的人掉进这个陷阱。所以,在侦办这一案件时,追查何丽所骗巨额资金的走向也成为警方的重点工作方向。有了钱后的何丽花钱明显比以前大手大脚,生活中花个数千元做做美容都不算什么。仅2010年,何丽就在南京买了三套房,其中一套为别墅,而且都是全款付清。同时,她还买了一辆宝马轿车,这几项支出总共花去了1000多万元。
对于何丽的突然“暴富”,办案民警在对其丈夫进行谈话时,问其是否知道何丽的资金来源,何丽丈夫表示,这些钱何丽自称是证券公司发给她的奖金,因为买房、买车都是何丽掏钱,所以丈夫也没有太多过问资金的来源。而事实情况是,何丽因为忙于编织骗局,证券公司的正常工作全都撂下了。这几年,她的业绩一直很差,只能完成基本任务,每个月只拿2000多元的保底工资。证券公司负责人表示,案发前,他感到疑惑的是,何丽业绩那么差但每天都忙忙碌碌,现在终于明白,她原来是忙着销售自己的“内部理财产品”。
警方:提防“内部理财产品”骗局
针对此案,玄武公安分局经侦大队队长殷虎提醒广大市民,选择理财产品应谨慎。现在有不少打着“内部”旗号的理财产品、投资项目等等,经过警方向相关金融机构的核实,根本就不存在。因此,市民在遇到有人推销所谓的“内部”产品时就要留个心眼。
同时,一些收益畸高的理财产品也大多是骗局。办案民警介绍,目前市场的理财产品绝大部分的年化收益率最高也就6%以下,超过这一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很可能意味着更高的风险,有的甚至就如此案中一样只是一个骗局而已。
另外,何丽编制的骗局也不是没有一点漏洞。“她在收取受害人的资金时,是将钱打到她的个人账户上。”办案民警说,根据我国金融机构的程序,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从这种程序上的瑕疵,市民就能判断这种理财产品是否是一个骗局。
殷虎还提醒市民,参与金融理财,应首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到正规的柜台进行办理,不要轻信所谓的熟人。在警方经办的案件中,再亲密的人、工作再体面的人都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文中人物除民警外皆为化名)
通讯员 杨维斌 本报记者 罗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