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命运再次被关注:将如何应对网购冲击?(2)
深圳物质生活书吧:书与Bar的“混搭”
“物质生活”书吧,名字源于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随笔集《物质生活》,书吧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其中书店区只占五六十平方米,旁边设有咖啡区、阅读区。
经理晓昱说:“这里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店,而是‘书吧’,是书店、咖啡店、酒吧的‘混搭’。”
她说,经营书店的人往往都有着理想主义的情怀,但书店毕竟是商业模式,必须遵循商业规则,这样才能不亏钱。“‘物质生活’地处高档社区,高昂的租金无法单纯为文化买单,必须形成规模效应。”
“后来我们发现,买书的人不排斥享受其他的文化服务,比如欣赏创意设计师的作品,吃一顿简单的西餐、私房菜,或者看一场舞台剧。”晓昱说,“单纯的售书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把书店做成文化集散的平台,正是我们的一种尝试。”
据了解,“物质生活”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沙龙、讲座、展览,龙应台、李欧梵、沙叶新、杨锦麟、许鞍华等知名文化名人都曾做客书吧举办沙龙,书吧成了深圳文化精英的地标和品牌。
据晓昱介绍,“物质生活”的营业额中,书籍销售只占一半,绝大部分都是配套收入。目前,书店保持盈利,书吧更成了联系、聚拢了一批固定的读者群。
“去年,我们在微博和一些网络社区上发布新书和活动公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晓昱说,这是“物质生活”通过利用新媒体传播来聚结人气。
此外,“物质生活”还尝试开展新业务。“当前,很多公司、酒店、餐厅、服装专卖店都希望在店面设置书架,但并不知道选什么书。他们更愿意相信书店的选书眼光,这是提供服务的一种新尝试。”晓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