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体经济再出发:制造业才是万年产业(5)
颜静刚:像水泥桩般扎根实业
浙江台州籍的上海企业家颜静刚,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他出生于1978年,如今是上海中技桩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技桩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创业过程中不为“快钱”所动,选择了同钢筋水泥打交道的混凝土预制桩业。
坚守“冷门”创实业
一见面,记者就惊叹于他的年轻。颜静刚,今年34岁。他脚下生风的步履和浓密乌黑的头发展现着而立之年的男人才有的精气神儿;而他快捷的语速和敏锐的思维显现着他丰沛的活力。
“我爷爷就是搞建筑的,现在的杭州大厦就是当年我爷爷他们打的桩。”颜静刚这样说。而颜静刚的爷爷没想到的是,他的孙子也选择了以制桩为业。外表平凡的颜静刚,就像混凝土预制桩一样朴实;但颜静刚内心有着雄心壮志,就如中技桩业的方桩深深打入土地一样,他已在这个产业越扎越深。
2005年,中技桩业以1000万元资本于上海虹口区注册成立。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税后净利润1.7亿元。目前中技桩业已在国内拥有30多个分公司,在国内混凝土预制桩行业中挤进前三,且发展速度迅猛。
在中技桩业新投产的镇江基地,偌大的生产车间内,看不到混凝土车间常见的成堆钢筋、水泥,它们已实现自动封闭式输送;大型的吊装、运输等设备也大多是“无人操作”,车间内听不到刺耳的噪声,看不见飘洒的粉尘,甚至很少看到工人,上料、制造、验收、入库等全部环节都由计算机跟踪控制。
目前,中技桩业已拥有“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方桩及其制造方法和成型模具”等84项专利技术,并参与制订多个国家行业标准,公司已连续3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技桩业已占到上海预制桩市场份额的25%,其方桩在世博会配套工程、京沪高铁等重大工程以及上海多个保障房项目中均有成功应用。
颜静刚说,中国经济应该让所有民营企业、实体企业都充满信心,要抵制房地产、民间金融等“快钱”的诱惑,专注实体经济搞创新。他说:“要花大力气提升制造业,否则,将来的中国经济除了钱就什么都没有了。”
不做家族企业,要做公共企业
颜静刚对资本市场有着足够的敏感度和自信心。中技桩业分别在2008年、2011年先后有过两轮融资。尤其是在2011年,引进了复星、建银城投、中比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融资4.26亿元,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技桩业的股权结构中,董事长颜静刚持股50.7%,8家机构投资者累计持股32.89%,以公司管理团队为主的个人持股11.86%,其余为社会股东持有。在中技桩业2015年的目标中,一线员工月平均收入要达到10000元,并实现培养10个亿万富翁、100个千万富翁和1000个百万富翁的“十百千”计划。
“中技桩业不做家族企业,而要成为透明的公共企业,这样才有长久的生命力。”颜静刚说。
记者在青浦生产基地采访时发现,当不少企业为春节之后的用工荒所困扰、开工明显不足的时候,中技桩业的生产线却是满员。
这与中技桩业的企业文化有关。该企业近年来提出构建“高效、开放、进步”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出了“幸福”的目标。颜静刚说,中技桩业人的幸福感,既包括收入的提高,更包含被尊重、被关怀等幸福感受。
青浦基地生产科的江苏籍农民工颜云龙告诉记者,2010年他平均月收入2194元,2011年则增加到4019元,工资在每个月15日之前总能打到卡里,遇到节假日还会提前发。颜云龙还注意到:“虽然我们属于最基层的员工,但公司给我们的福利待遇却不低。”
中技桩业在成立之初就建立工会。近几年,针对新入职员工生活圈子较小、谈恋爱困难等情况,工会往往“出手相助”。上海总部人力资源部员工王燕告诉记者:“公司对我来说不仅是工作单位,更有家一样的感觉。”
颜静刚说,员工有了幸福感,才能有归属感,企业才不会有“用工荒”。今年中技桩业将把员工的离职率进一步降低到3%以内。(半月谈记者 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