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彩画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组图)
几乎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曾用水彩画笔涂抹出人生中最初的画卷。然而,这一种令普罗大众感觉无比亲切的画种,却因“雕虫小技”而在国内的艺术市场上备受冷落。今夏,上海泓盛拍卖公司推出“中国水彩经典遗珍专场”,将中国第一批水彩画大师张眉孙、李詠森、潘思同及雷雨等人的共计520件作品打包拍卖。虽然在业内收获如潮好评,但拍卖师1800万起拍后便无人回应,单件均价仅为3.46万人民币的“博物馆级藏品”最终遭遇流拍。而几乎是在同时,一幅疑点重重、据说出自徐悲鸿之手的油画《九方皋》却拍出了8900万元的天价。冷热两极鲜明的对比,不免使人深思。
同样是“大师”之作,为何国画、油画能拍到上百万、上千万,水彩画“大师”的名字却不为人所知,几万块钱“地板价”也无人捧场?中国水彩画的价值是否被严重低估了?原因为何?今天,我们请到三位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他们各自的角度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华艺廊总经理 张向东:
水彩静物也能画出世界级大师
以画种论优劣,这本身是站不住脚的。衡量一件艺术作品唯一的标准,是它画得好不好,在创作上是不是有价值。你不能说它是油画就应该贵一些,水彩画就价值小一些。艺术品的价值不能由它采用什么手段、使用什么材料,更不是它的尺幅大小决定的,这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常识。
水彩并不是注定没有太大作为的小画种。水彩静物也能画出世界级的大师。比如说我们广州的王肇民。他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人当物画,物当人画”。王肇民笔下的静物,在真实和富有力量的基础上,具有了某种崇高感——看他的作品,你会被那些简简单单的苹果、花朵所深深打动。王肇民以他的举重若轻证明了一件事:杰出的绘画作品,与画种及题材都是没有关系的。
虽然王肇民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任何一位世界级的艺术大师相比都毫不逊色。但直到今天,在艺术市场上,他仍旧被严重忽略。据我所知,他的市场价位,目前从二十几万,到一百几十万皆有成交。虽然在国内的水彩画市场,这已经是比较高的价格了,但如果是和国外同等重量级的水彩大师做对比,甚至是和国内油画、国画领域拍到上千万的“大师们”做对比都不难看出,王肇民现在的身价远远不能反映出他真实的艺术价值。
我们可以将王肇民的境遇看作一个风向标,它可以反映出中国水彩画是如何处在一个被忽视的状态。
西洋艺术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中国相关的美术教育,包括公众对艺术的基本了解是比较欠缺的。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水彩画的诸多误解和偏见。而且,市场的反应经常是迟滞的。古今中外,曾经有许多非常杰出的艺术家,都是在过世多年之后才被承认。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很多在市场上有很好的价格表现的作品,未必和它的价值相协调,反之亦然。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历史会给予真正的大师以应有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