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出游反成“自讨苦吃”? 谁给游客从容假期
10月4日,西湖景区白堤断桥上游客熙熙攘攘。当日是“双节”长假第五天,杭州西湖风景区延续着连日来游人如织的状况。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记者陈爱平、王蔚、陆文军)长假刚刚过半,已有不少市民反映高峰期出行不仅没能享受到出游之乐,反而“自讨苦吃”。扎堆出游的“人海黄金周”为何越来越堵?如何才能还市民一个从容的假期?
长假出游反成“自讨苦吃”?
不少游客反映,本来开开心心的出游因为到处是人而变得“自讨苦吃”,总结下来,爆棚的旅程吃苦有三。
吃苦一:路上的“堵车一日游”
据悉,双节前两日,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高速公路车流规模同比增长了30%到60%。仅30日的零点到17点,上海高速公路网总流量已达72万辆,远超去年同期。
拥堵的交通不仅影响了旅客出游的情绪,甚至还扰乱了正常的游玩计划。记者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了解到,国庆期间由集散中心发车前往安吉藏龙百瀑的旅游线路遭遇道路拥堵。按常规速度,旅客大巴上午10:30就应抵达景区,但有一辆大巴直到12:30仍堵在高速公路上。结果游客兴致全无,无奈放弃游览直接返回上海。即便如此,大巴返回上海时也已是当天下午3点过后。
吃苦二:景区“进得去,出不来”
黄金周长假令内地多座名山变成了“人山”,黄山、华山与泰山等处游客蜂拥而至。网友不禁感叹道:“西湖见人不见桥,故宫人山如潮,三亚海滩成饺子锅,大梅沙滩人比沙子多。”
以华山为例,景区游客量一度超过接待能力3倍多,数万游客一度滞留山顶,以致需要出动民警维护安全。历经千辛万苦的游客下山后,感叹“进得去出不来”,根本不是旅游享受,纷纷要求退票。
吃苦三:我的旅游我不做主?
“本想在著名景点留个影,结果照片里面却是一群人,要不仔细看,连我自己在哪里都找不到。”重庆游客周焕无奈地告诉记者,黄金周她外出旅游,吃饭花费十分钟排队却等了1个小时;逛景区共花了3小时其中两个半小时都在不停地排队。周焕感叹,自己的游览是被人流推着向前的,没有一点自主性。
“人海”堵长假 为何不得“泄洪”
原本的假期由于景区、公路主线等拥堵成为“人海假期”。专家分析认为,一方面,我国优质旅游资源尚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出游需求。另一方面,现有景区依赖门票的单一收入,也不得不通过黄金周“人海战术”捞一把,对信息服务、游客疏导等软件保障建设也较为不足。
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何建民认为,目前我国旅游资源稀缺,尤其是精品资源并不能完全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
“热门景区在自然、人文资源方面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在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游览路线开发等软件方面更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冷门景区单凭低票价又很难吸引游客。”何建民说,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替代性,才导致即便热门景区涨价,冷门景区降价也不能有效分流客源,反而容易陷入“热门景区加速折旧,冷门景区无人问津”的死循环。
“旅游景区运营模式还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是当前景区门票依赖症的主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楼嘉军认为,目前旅游业产业链还未形成,除了门票收入,购物、餐饮、旅游纪念品消费比例较低,门票收入仍然占景区总收入的80%-90%。也正因此,景区才会不停地放游客进门,加剧了节假日期间的拥堵。
同时,景区对游客的有效疏导、人流信息的有效发布等软件保障却相对不足。“所有游客或许知道在国庆期间旅游可能遭遇扎堆,但并不一定了解到了何种程度。”何建民称,一些游客可能抱着侥幸心理,结果到了现场才大呼失策。旅游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日益明显,也成为游客不能悠闲选择旅游路线、从容游览的重要原因。
谁来给游客一个从容的假期?
业内人士建议,可以通过价格差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发改委在长假前夕,两度公布近180家游览参观点门票降价惠民的信息,对景区分流具有长远效益。
楼嘉军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冷门景区主打的降价措施还是比较现实的,冷门景区通过调价将有利于其提高市场认知度。在景区冷热不均的现状下,价格可以成为一种调节工具。
楼嘉军同时建议,在一些景点可实施“低票价常态化”的试点。试行时可以从每月一次,半月一次,到一周一次慢慢过渡,让低票价的活动常态化。一方面,这可使旅游企业门票涨价的负面形象一定程度上得到改观;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游客错峰出游,缓解假日人流拥挤现象。
而在人流如潮的景区内,游客的“科学流动”则显得尤为必要。楼嘉军建议,可以将上海世博会时期疏导游客的可行经验移植到现行景区管理中;将精细化的路线设计、人流管理提上工作日程,既尽量满足消费者的游览需求,又力求有效降低景区负荷,节省维护成本。
何建民说,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大众化、网络化、散客化的大趋势,建设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十分紧迫和必要。除了满足市民“去哪儿?怎么去?吃什么?玩什么?”等知情需求,还要像停车位显示栏、道路状况实时报告等服务一样,让游客第一时间了解哪些景区已人满为患,哪些景区还有空间。
专家认为,还应加快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从“观光经济”过渡到“度假经济”,拉长产业链。通过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让游客感到物有所值;同时开发有特色的产品,促进餐饮、购物等二次、三次消费,扩大景区收入来源,盘活冷门景区,创新热门景区,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