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高端定制那些事儿:谁曾为领导人裁衣(2)
时间打磨出的精品
“高端定制可以让一个设计师出名,但是却不能保证让他发财。”意大利时尚协会主席马里奥·博赛利(Mario Boselli)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由于前期要承担高昂的成本和较大的压力,很少有设计师或企业专做高端定制。王玉涛表示,这些资金上的压力通常需要成衣制作业务来分担,虽然他和工作室都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到高端定制中,但现实却是——如果只做高端定制,工作室可能都养不起自己。虽然高端定制服装的价格非常高昂,但与每件衣服背后的物质和时间成本相比,利润并不算高。战英杰向记者透露,“社稷”创立一年多,虽然客户群在逐渐壮大,但至今也还未盈利。
“高端定制的服装要花很多时间去打磨,你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真正高质量的东西。”王玉涛告诉记者,一件高级定制服装,无论是男装还是女装,因为工艺繁复程度不同,从设计到完成需要一个月乃至数月的周期。有时在制作一件女装时,因选用了真丝等特殊材质面料,料子至少要悬垂静止48个小时以上,才可以让纱线很好地顺应地心引力,使女服的下摆产生飘逸灵动的感觉。
在战英杰看来,高端定制的市场规模不会太大,因为“这毕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张庆辉认为,随着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高端定制的市场会越来越大,而突出个性化,满足情感消费体验应该是高端定制始终坚持的准则。“目前国内做得好的设计师和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点:始终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价值。他们专注于品质和细节,力求满足消费者的每一个要求,在设计上精益求精,因此形成了良好的顾客口碑。”
赚不了快钱的产业
随着“无用”和“例外”走红,不少人都将高端定制与“民族品牌的希望”联系在一起,资本市场上不断传来的利好消息也让游资蠢蠢欲动。
“这不是一个可以赚快钱的产业,想做好这一行,需要有信仰,需要坚持,需要热爱,它跟做商业不一样,不会有很高的回报。”王玉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高端定制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工人至少要有10~15年经验。30岁以下的人,无法从事高端定制。”
熟谙中国服装产业链的设计师战英杰认为,国内整个服装行业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大家为了走量,为了要利润,跑得太快了,往往忽略了细节——这是做衣服时遇到的问题,也是整个服装产业的问题。做高端定制,就要跳出这种工业化思维,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标准,忍得住亏损”。
中国服装也在寻求突破,“社稷”的订单以前全部交给意大利人去制作,纵然保证了工艺的精湛,但由于生产周期太长,公司从旗下工厂及公司外遴选了十几位拥有近20年工作经验的工人,根据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样品来尝试自己制作。现在,这些工人的作品已经和意大利样品看不出明显差别,而成本也得到了大幅降低,衣服的价格也能为更多人所接受。“选择国外设计加工最终还是为了自己学习提升。”战英杰说。
“国外高端定制品牌试衣次数往往更多,有的品牌有时甚至要试衣10次。在中国,这显然不现实。中国人都太忙了,有时试一两次就烦了。”战英杰表示,节约时间,尽量减少试衣次数并保证品质,是客户带给中国高端定制品牌的另一个挑战。
“中国人不缺技艺,只是少了眼界。高端定制,真是一个时间砥砺出的产业。这个产业前面的道路或许有金光,但未必宽广,后来者还是谨慎行之。”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