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进城”关键在于理顺利益
先导区是花桥国际商务城率先启动建设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商务区。
昆山花桥是苏州市城市一体化综合改革的先导区,开发区原有3.5万户籍人口,多数是农民,但通过动迁,目前已经有95%的农民进入镇上社区居住,基本消除了村庄的形态,成为昆山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当地是如何让农民变市民的?
对此,记者采访了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任亚平。此前,他曾担任过花桥天福村支部书记,亲眼见证了村民动迁的过程。
土地统一流转连片经营
南方日报:花桥是如何实施动迁的?
任亚平:最有代表性的做法是双置换,一个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和商业用房收益权,农村1套房子可以换3套。原来农村房子只能用于居住,没法流通,没有收益,但置换成为商品房之后,农民除了自己居住,还可以出租出售,并随着城市的升值而增值。另一个是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来置换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土地仍属于村集体所有,但通过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统一流转,连片经营,农民获得保底收入,如果运作得好,农业收入还能有二次分配,同时还为部分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南方日报:动迁之后村居资产如何处置?
任亚平:我们采取“双集中”,对各村集体资产和对征地过程中规定留下的8%—10%预留地,都由政府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等价的厂房、商铺等各种设施,然后移交给村居。在这个基础上实施“双调整”,一个是调整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权,开发区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各村集体资产,其次是调整行政管理区划,在原有村居范围内,每个村都增加一块镇上社区管理范围。
南方日报:原来的干部如何分流?
任亚平:大部分将进入新的社区,继续从事服务老百姓的工作,要一下子全部招新的也不太实际。
动迁未损害老百姓利益
南方日报:按照你前面说的,政府在动迁过程中的投入是很大的?
任亚平:是的。我们现在所在的天福,原来有4个自然村,全部人口达4000多人,总共投入了10个亿左右,动迁1000多户,平均下来一户需要100万元。这些投入主要是用在安置房和基础设施建设。
南方日报:10亿元都是政府投入?
任亚平:一讲到资金投入,光靠政府是很难的,但这个模式只有花桥才能做、农民房子属于建设用地,拆掉之后我们进行了复垦,把这个用地指标置换到镇面上。在这个动迁过程中,我们多出了500亩土地,其中建设小区用掉了100多亩,剩下300多亩进行土地出让,每亩价格300多万,10个多亿刚好平了账。其他地方很难复制这个模式,因为他们的地价可能只有100多万,即使出让也没法平账,所以很多地方想不通这个模式如何做。
南方日报:在你看来,让农民动迁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任亚平:花桥在整个动迁过程中没有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同时要确保农民的收益。目前动迁的居民主要依靠就业收入,比如进入企业打工,或者从事城市环保、保安、保洁工作,确实年纪比较大的可以回流到农业里面工作。
在此之外,这些人还可以拿到土地流转费、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收入分红。确实还有多余的钱的,我们还成立了富民合作社,农民可以拿钱出来投资。但是,政府管理这些资产的责任也很大,不能亏损。因此政府都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把一些较好的资源留到这些机构。目前,我们也正在组建“强村公司”,让15个社区联合起来投资建设商业载体,通过运营收益分给股民,来解决农民变市民后的增收问题。
总指挥:王垂林 姚燕永
策划:胡智勇 龙建刚 何又华
统筹:何又华 梁锐
出品: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