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金融合作“加码” 助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步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电 (王恩博)“加强同伦敦的金融合作,肯定是互利双赢的选项”,刚刚结束对英国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来推动中英金融合作连连“加码”。相关专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两国在金融领域的一系列合作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再进一步。
此次习近平访英期间,中英金融务实合作成果不断。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伦敦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票据,这是中国央行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央行票据;同日,中英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扩大至3500亿元人民币/350亿英镑,中国银行则在伦敦正式推出中国银行伦敦交易中心;22日,中国农业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等值10亿美元绿色债券。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在上述多项合作成果中,中国央行在伦敦发行人民币票据尤其值得注意,“这一票据相当于中国主权级债券,一旦其他国家央行或政府购买,意味着于人民币发挥了储备功能,将使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属性得到很大程度提升,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进展。”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亦向记者强调了此举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可以为人民币离岸市场金融产品提供定价基准,同时也因为央行票据信用等级高、流动性好,从而提高海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积极性。
中国央行选择伦敦发行央票的优势何在?温彬进一步分析,伦敦是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基础设施、市场深度、产品创新、人才储备等方面具有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国央行首选在伦敦发行央票,既表明中英双方看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也为央票海外成功首发提供保障。
事实上,伦敦一直是人民币走出国门的重要平台。自2011年伦敦启动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以来,英国在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初始额度、发行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发行人民币债券、选定人民币清算银行、批准设立中资银行分行等领域屡有建树。2014年,伦敦人民币外汇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43%,人民币存款规模达200亿元,同比增长37%。
对于伦敦未来能否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宗良信心十足,“人民币缺的是投融资交易和储备功能,这些都能在伦敦这个金融中心得到充分发挥。伦敦也是除香港外最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在这里可以利用其优势进行人民币产品的创新,让人民币投融资和交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总值达400亿英镑的一连串大单以及多项共识,正为中英经贸合作走向“黄金十年”拉开帷幕。在此背景下,当前中英金融合作发展也堪称一帆风顺。但分析人士提醒,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还需突破一定瓶颈。
“中英金融合作正在加速推进,但在某些方面,中国还没有跑步的能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英两国发展现状还存在一定差距,在诸如“沪伦通”等合作方面,中国并未完全准备好,因此中国能否成功应对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是最大的问题。
宗良亦提出中英合作的最终效果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一定持续性,但他仍强调,只要双方坚持比较稳定、长期、深入的经济金融合作,不仅将有助于中英两国自身发展,更将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完)
专题:习近平访问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