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北京企业 基础设施合作“惠民生”
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曾鼐 杜燕)今年初,坦桑尼亚姆万扎机场扩建工程启动,完工后旅客吞吐量将提高7倍;下个月,全长480公里的蒙内铁路即将通车,将成为肯尼亚百年来首条新铁路……
机场铁路、水电基建,在这些惠及民生的海外项目背后,凝聚着一批北京团队、技术专家的心血。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全球基础设施合作正在提速,驼铃悠悠的古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
“要帮助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支持。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根据北京市商务委的数据,2013年至2016年四年间,北京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直接投资约14.96亿美元,且逐年上升。
“对于中国和沿线国家的企业,‘一带一路’意味着新商机,是个共赢的机会。”北京建工国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武俊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项目,除了产生经济利益,将极大惠及当地民生,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共建共赢惠民生,对这一点,杜弈深有体会。他是北京建工国际公司蒙古国分公司总经理。
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有一条城市主干道名为“北京街”,这是中方援建的工程,由杜弈的团队负责施工。经改造后,全长897米的马路拥有六车道,宽阔平坦。
“这条路附近是使馆区、商业区,原来很堵,现在方便多了”,杜弈说。如今,杜弈的团队还在继续为当地住宅小区建设配电线路、供暖、排水等市政工程,待完工后,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居住环境。
蒙古国是中国的重要近邻,两国拥有47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多年来,中蒙两国经贸往来密切,对接发展战略成为两国共识。继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2014年蒙古国提出“草原之路”倡议,总投资需求约为500亿美元,包括连接中俄的997公里高速公路,1100公里电气线路,扩展跨蒙古国铁路、天然气管道和石油管道。
已在蒙古国工作4年的杜弈,对中蒙合作的未来充满期待。“公司有很多蒙古籍员工,中蒙员工相处愉快,都希望两国有更多的合作项目。”
杜弈的同事王亮,正在巴基斯坦洽谈水电合作项目。29岁的王亮因“看好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主动申请从北京调往巴基斯坦工作。”
绵延约3000公里的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根据巴基斯坦《民族报》报道,中巴经济走廊预计将为巴基斯坦带来超过200万个就业机会,并推动巴基斯坦GDP增长速度在现有5%的基础上增长至7.5%。
居住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王亮告诉记者,电力短缺是当地的一个难题,夏季常有间断性停电,高峰时期1天停5个小时,而中国企业在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如果正在洽谈的水电合作项目落地,不仅方便百姓生活,还将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他说。
王亮笑称自己是“单枪匹马”,他是公司在巴基斯坦唯一的中国籍员工,“这也是希望能帮助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中国企业要和当地社会协同发展”
共谋商机,共享技术,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共识。
从西非的塞拉利昂到东非的莫桑比克,从亚洲的巴基斯坦到欧洲的格鲁吉亚,福田汽车正带着最新的技术驰骋在“一带一路”广袤的陆地上。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用车企业。
福田汽车计划在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印尼5个国家建立全球化工厂,这些工厂将最终实现完全本地化生产。其中,巴西工厂今年将竣工投产,首批下线的轻卡65%以上零部件将实现巴西本土采购;印度工厂预计明年投产,预计到2025年前后将实现90亿美元的产值。
“‘走出去’只是第一步,只有在当地做出受人尊重的经济和社会贡献,企业才能‘留下来’并‘融进去’,实现可持续发展”,福田汽车集团副总裁兼海外事业本部总经理常瑞说。根据规划,到2020年,福田汽车海外营销团队中当地雇员比例将达60%,实现中国企业和当地企业、社会协同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北京建工国际建设工程公司总经理武俊喜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贸易有积极的作用,中国企业要抓住机遇“出海”。企业在海外建设,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多做公益项目,如北京建工在海外免费为当地村庄修路、赞助乒乓球赛等。此外,企业“走出去”,也要对当地的局势、社会环境,甚至卫生条件等做风险评估,遵守国际规则。
在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的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看好北京市场,纷纷来华投资。数据显示,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京实际投资5.5亿美元,同比增长2.3倍。从2013年至2016年,四年累计在京实际投资17亿美元,占北京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3.9%。(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