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农业科技面临发展诸困 先进技术亟待“走出”实验室

2019年01月29日 14: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甘肃农业科技面临发展诸困先进技术亟待“走出”实验室
    图为甘肃武威石羊河节水农业试验。(资料图) 南如卓玛 摄

  中新网兰州1月29日电 (艾庆龙)针对甘肃农业科技发展面临“专利多,转化少,需求多,解决少”的矛盾,如何发挥科技在农业中的作用?甘肃“两会”期间,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马忠明建言,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直通机制,使先进技术“走出”实验室,直通乡村。

  连日来,甘肃省政协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讨论,聚焦农业科技发展,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和个人参与科研项目不积极等问题,建言献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

  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王化俊直言,甘肃生态类型丰富,农业区域性明显,科研人员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成果适用范围有限。

  “甘肃农业科技水平整体水平偏低。”王化俊坦言,目前,甘肃采用以杂交为主的常规育种方式,远落后于以基因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

  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该院根据甘肃23个深度贫困县农业生产实际,先期设立了12个深度贫困县(区)科技示范专项,筛选先进适用成果技术,开展示范推广和脱贫模式创建。截至目前,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7个,示范面积5000多亩;

  “2018年甘肃粮食总产量达1141.8万吨,特色农畜产品大幅增加。”马忠明说,上述成果恰恰依靠科技发展而来。

  “成绩的背后,依旧存在问题。”马忠明告诉记者,目前,科研院所有很多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或转化成效不理想,其原因是技术没有与市场有机结合。

  马忠明建言,科研院所主攻技术研发,待研发成功后,由政府购买其技术,委托企业进行转化,科研人员用资金再去研究新品种,可形成农业科技良性循环发展。

  王化俊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国家虽允许科研人员在民办企业参股、入股,实现其技术“零距离”转换,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策之间存在冲突问题,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甘肃应当完善科研人员评价体系,分岗位进行评价,避免“一刀切”考核。(完)

【编辑:叶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