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低碳发展中的“能源革命”
(经济观察)中国低碳发展中的“能源革命”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 阮煜琳)在中国传统能源“减煤”“脱碳”的过程中,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正强势突起,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低碳的转变,正推动着一场能源革命的进行。业内预计,“十四五”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较量”将迎来拐点。
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大幅削减各种污染物排放,有效防治水、土、大气污染,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都要求能源与环境的绿色和谐发展。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官方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正逐步提高。2019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5.3%,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为42%、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为32.7%。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日前对记者表示,现在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整个发电量的32%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到45%-50%;2035年后,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超过化石能源。到2050年,中国将接近实现碳中和,所以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到90%左右,电力系统将以非化石能源为基础。
业内人士认为,为了减少碳排放,优化环境和实现温控目标,“脱碳”将成为中国能源革命的有效路径。非化石能源将成为“十四五”能源增量的主体。
何建坤提出,中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费还会不断增加。现在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所以,能源消费增加也就意味着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不断增长。要实现中国在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新增能源需求必须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来满足。
而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面临着现实困难与挑战。水能、太阳能和风能的供能受日照、天气、季节等自然条件影响,能否稳定入网提供充足稳定持久安全的电力供应,成为能否替代传统能源的关键。
何建坤坦言,中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只有短短的30年时间,要在比发达国家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每年碳排放下降的速度和减排的力度要比发达国家大得多。
何建坤说,大量可再生能源上网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因此必须解决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供电每天的高峰低谷调峰,以及季节性调峰,要发展智慧化的互联网,必须加强氢能、储能等技术手段的应用。
储能是可再生能源真正成为主流的必要条件。而这种储存必须足够可靠,否则无法取代目前只有化石燃料和核能才能提供的持续性电力供应。
“当前氢能、储能等技术手段有,但要系统解决技术障碍、降低成本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何建坤说。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隽预期,“十四五”时期,中国能源转型将进入增量替代阶段,煤电“踩刹车”,清洁能源“踩油门”。2025至2035年,能源转型将进入存量替代阶段,煤电加速退出,清洁能源和电能将分别成为生产侧和消费侧的第一大能源。(完)
经济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3日 15:04:40
- 2024年11月23日 12:22:48
- 2024年11月23日 12:22:00
- 2024年11月23日 11:40:33
- 2024年11月23日 10:48:27
- 2024年11月23日 10:47:55
- 2024年11月23日 09:41:23
- 2024年11月23日 09:37:11
- 2024年11月22日 14:01:03
- 2024年11月22日 11: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