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陆续酝酿水价上调,牵动民生的水价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合理把握水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防止集中出台调价项目,稳妥地做好水价改革工作。 中新社发 山西翟海军 摄
在发达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城市供水都是被严格保护的,不会轻易让外资并购或放任外资垄断。而在我国,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只关注引进外资,忽视了对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保护。地方政府主动放弃对城市供水的经营与管理,而拱手让给外资,让我国老百姓的钱流入到他们的腰包里的举动,是很不应该的
仿佛一声令下,从2008年底开始到现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陆续奏起了自来水涨价大合唱。各个城市要求提高水价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并不是出于成本上升和水资源节约这么简单。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不少城市的供水经营由于有外资的参与,因此,自来水价格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全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里。
这就奇怪了,涉及民生的自来水涨价,地方政府却无能为力,而让外资水务企业任意操持。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供水都是不对外资开放的,因为城市供水属于公用事业,一般由政府定价。如果不是此次自来水价格上涨,人们也许还不知道许多城市的供水系统已被外资掌控。
有一种说法,由于长期由政府支撑的城市供水在地方财政无力继续负担巨大投资的情况下,从2002年开始逐步走上市场化改革之路。200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中,将原禁止外商投资的城市供水首次对外资开放。没想到这扇大门一打开,就一发不可收拾,参与并购或入股我国城市供水的外资越来越多。
例如法国苏伊士集团北从昌图、南到三亚、东起上海、西达重庆,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2家合资企业,供水人口达到了1400万。而法国威立雅公司也在我国掀起了收购狂潮。特别是2007年在城市供水这个新兴市场上,外资水务企业的一系列高溢价报价,让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本土水务企业都绷紧了神经。
2007年1月,威立雅水务集团报价17.1亿元,与兰州供水集团签署了45%的股权转让意向性协议;5月,威立雅以9.53亿元报价获得海口水务集团新组建的给排水一体化项目49%的股权,报价超过标的约3倍;8月,中法水务报价8.95亿元获得扬州自来水公司价值1.8亿元的49%的股份;9月,威立雅以21.8亿元夺得天津市北水业49%的股权转让项目,出价超出净资产3倍。
外资出手这种高的溢价收购,让急于增加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兴奋不已,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殊不知,正是这样的收购,让许多城市的供水系统被外资垄断,而本土供水企业却被逐渐边缘化。
对此,一些业界人士提出质疑:如此高的溢价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回报吗?谁为最终的高溢价买单?中国水协会长李振东指出,外资今天高溢价收购供水资产,明天都要成倍地赚回去。一届政府的政绩,将成为今后历届政府的严重隐忧,最终都会转嫁给老百姓。
以天津和昆明的供水为例。天津自1997年与威立雅合作已10多年时间,天津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先后上调了8次,由每吨0.68元提高到3.40元,水价上涨近5倍;昆明市自来水集团2005年底开始与威立雅合作,次年1月昆明市就上调水价,至2007年7月再次上调,涨价幅度和频率都颇为惊人。
事实证明,外资以高溢价介入我国城市的供水资产,其实看重的是我国供水未来全方位服务的前景,看中的是今后5年、10年,甚至更远的利益。在强大的外资面前,当地有关政府部门为公众谋利的声音逐渐微弱。而外资在夺取国内城市供水的管理和定价权后,获取了巨额利润。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外资在我国的投资领域中,供水市场以24.48%的利润率高于榜首,超过炙手可热的IT业、金融业。
不可否认,外资进入国内,激活了城市供水市场。虽然外资进入供水领域可能会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但从民生方面来看,外资对城市供水的大面积控制,有可能从体制层面上改变其公用性质,从操作层面削弱政府的定价能力,并在实质上剥夺公众参与公共品定价的权利,最终将损害老百姓的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达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城市供水都是被严格保护的,不会轻易让外资并购或放任外资垄断。而在我国,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只关注引进外资,忽视了对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保护。地方政府主动放弃对城市供水的经营与管理,而拱手让给外资,让我国老百姓的钱流入到他们的腰包里的举动,是很不应该的。(邱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